顾的成语(共165个)
后顾之患
成语解释:顾:回视;后顾:回过头照顾。
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。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唐书・末帝纪》:“卢文纪劝帝驻河桥,庚赞华为契丹主,以兵援送入蕃,则契丹主有后顾之患,不能久驻汉地矣。”
置之不顾
成语解释:置:放着;之:代词;它;顾:照管;注意。
放在那儿不管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那薛蟠得了宝蟾,如获珍宝,一概都置之不顾。”
瞻前顾后
成语解释:瞻:向前望;顾:回头看。
原形容做事谨慎;考虑周密。现也形容顾虑太多;犹豫不决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屈原《楚辞・离骚》:“瞻前而顾后兮,相观民之计极。”
长虑后顾
成语解释: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。
成语出处:宋・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方今公卿大夫,莫肯为陛下长虑后顾,为宗庙万世计。”
睠顾回隐
成语解释:睠:留恋。
既眷恋世俗生活又想逃隐。成语出处:宋・曾巩《抚州颜鲁公祠堂记》:乃欲睠顾回隐以市于世,其可乎?
左顾右盼
成语解释:向左看看;向右望望。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态。顾、盼:看;望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左顾右盼,谓若无人,岂非吾子壮志哉!”
顾曲周郎
成语解释: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瑜传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
顾头不顾尾
成语解释: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你皆因年小时候,托着老子娘的福,吃喝惯了,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,没了钱就瞎生气。”
义无反顾
成语解释:义:宜;应该做的事;反顾:回头看。
做正当合理的事;只有上前的事;绝不回头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触白刃,冒流矢,义不反顾,计不旋踵,人怀怒心。”
愤不顾身
成语解释:奋勇直前,不顾自身安危。
成语出处:宋・乐史《绿珠传》:“盖一婢子,不知书,而能感主恩,愤不顾身,其志烈懔懔,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。”
悍然不顾
成语解释:悍然:蛮横的样子。
顾:顾及。
凶暴强横;不顾一切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。”宋・朱熹集注:“殆亦冥然无觉,悍然不顾而已尔。”
公私兼顾
成语解释: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,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》:“在公私关系上,就是‘公私兼顾’,或叫‘军民兼顾’。”
统筹兼顾
成语解释:统筹:通盘筹划;兼:本义为一手执两禾,引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;顾:照顾。
统一筹划,全面照顾。成语出处:欧阳予倩《忠王李秀成》第一幕:“不是这样统筹兼顾,天京一定难保。”
顾盼生姿
成语解释:姿:姿色,姿态。
回首抬眼之间就有美妙的姿色。形容眉目传神,姿态动人。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嵇康《赠秀才入军》:“风驰电逝,蹑景追风;凌历中原,顾盼生姿。”
顾盼生辉
成语解释:形容眉目传神,姿态动人。同“顾盼生姿”。
成语出处: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二:“士有馀粮,马多剩草。一呼百诺,顾盼生辉。此送彼迎,尊荣莫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