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的成语(共49个)
- 良辰吉日- 成语解释:良:好;辰:时日;吉:吉利。 
 美好的时辰,吉利的日子。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屈原《九歌・东皇太一》: “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。” 
- 百事大吉- 成语解释:指一切顺利;平安无事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周密《癸辛杂识续集下・桃符获罪》:“宜入新年怎生呵,百事大吉那般者。” 
- 吉人自有天相- 成语解释:相:帮助,保佑。 
 谓天佑善人。同“吉人天相”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五卷:“自古道:‘吉人自有天相。’遐叔正在帅府门首叹气,傍边忽转过一个道士问道:‘君子何叹?’”清・李渔《意中缘・拒妁》:“吉人自有天相,小姐请自宽心。” 
- 顺德者吉,逆天者凶- 成语解释:顺:依顺;吉:吉利;逆:违逆;凶:不幸。 
 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,违背天意的必定遭受灾祸。- 成语出处:元・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四折:“你道顺德者吉,逆天者凶,我怎肯二意三心,背义忘恩,有始无终。” 
- 顺我者吉,逆我者衰- 成语解释:顺:顺从;吉:吉利;逆:违逆;衰:衰败。 
 顺从我的就会吉利,违背我的就会衰亡。- 成语出处: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20卷:“承玄步虚,上蹑玉机,衣斗履斗,流铃焕威,顺我者吉,逆我者衰,我行天真,万里廓开。” 
- 完事大吉- 成语解释:指事情结束了,或东西完蛋了(多含贬义)。 - 成语出处:庐隐《东京小品》:“用肥皂乱擦了一遍,又跳到池子里洗了洗,就算完事大吉。” 
- 避凶趋吉- 成语解释:避:避开;趋:奔赴。 
 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。- 成语出处:宋・王观国《学林・祠卜》: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,汉祖不留柏人,避凶趋吉,所不可废。” 
- 吉丢古堆- 成语解释:形容浪涛冲击的声音。 
- 趋吉避凶- 成语解释:趋:奔向。 
 吉:吉利,平安。
 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,避开凶祸灾难。亦作“趋吉逃凶”、“避凶趋吉”。- 成语出处:明・沈鲸《双珠记・母子分珠》:“趋吉避凶,儒者之事。”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二回:“不然。圣人云: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。吾等问于高明之人,当趋吉避凶。” 
- 多凶少吉- 成语解释:凶害多,吉利少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二折:“你去后多凶少吉,干这般尽忠竭力。” 
- 逢吉丁辰- 成语解释:谓遇上好时运。 -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班固传下》:“逢吉丁辰,景命也。”李贤注:“丁,当也。辰,时也……逢休吉之代,当封禅之时,此为天子之大命也。” 
- 吉凶祸福- 成语解释:吉祥、不幸、灾祸、幸福。 -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太史慈传》:“是为吉凶祸福等耳,吾不独受此罪。” 
- 避凶就吉- 成语解释:避:避开;就:趋。 
 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。-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6回:“主公宜避凶就吉,不可轻举妄动。” 
- 康强逢吉- 成语解释:康强:安乐强健;逢吉:遇到吉利。 
 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,子孙吉利。-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身其康强。子孙其逢吉。” 
- 动罔不吉- 成语解释:罔:无;吉:吉利。 
 所作所为没有不吉利的。形容非常顺利。-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:德惟一,动罔不吉。德二三,动罔不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