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密的成语

密的成语(共54个)

  • 紧锣

    jǐn luó mì gǔ

    成语解释:锣鼓点敲得很密。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。

    成语出处:刘绍棠《狼烟》:“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,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。”

  • 柔情

    róu qíng mì yì

    成语解释:谓温柔亲密的情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1回:“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,虽说宝玉仍是柔情密意,究竟算不得什么,于是更哭得哀切。”

  • 锣紧鼓

    mì luó jǐn gǔ

    成语解释: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

    成语出处:陈残云《山谷风烟》第18章:“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,你走路也得当心呵,要带眼识人。”

  • 机事不

    jī shì bù mì

    成语解释:谓泄漏机密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七卷:“常言机事不密祸先行。”

  • 一疏

    bǎi mì yī shū

    成语解释: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魏源《庸易通义》:“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,分温故为存心,知新为致知,而敦厚为存心,崇礼为致知,此皆百密一疏。”

  • 不可分

    mì bù kě fēn

    成语解释:密:紧密;分:分割。
    形容十分紧密,不可分割。

    成语出处: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他们俩在我的印象中是密不可分地处于同一个场面之中。”

  • 附耳

    fù ěr mì tán

    成语解释:附:贴近。
    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。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茅盾《动摇》:“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。”

  • 八音

    è mì bā yīn

    成语解释:遏:阻止;密:寂静。
    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舜曲》:“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
  • 淫朋

    yín péng mì yǒu

    成语解释:亲近密切的朋友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魏・郦道元《水经注・晋水》:“水侧有凉堂,结飞梁于水上,左右杂树交阴,希见曦景。至有淫朋密友,羁游宦子,莫不寻梁契集,用相娱慰。”

  • 深山

    shēn shān mì lí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深山穷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彷徨・伤逝》:“我看见怒涛中的渔夫,战壕中的兵士,摩托车中的贵人,洋场上的投机家,深山密林中的豪杰。”

  • 八音遏

    bā yīn è mì

    成语解释:八音:古代对乐器的统称;遏:阻止;遏密: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。
    各种乐器停止演奏。指国家元首去世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舜曲》:“百姓如丧考妣。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
  • 退藏于

    tuì cáng yú mì

    成语解释: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,吉凶与民同患,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”

  • 公规

    gōng guī mì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谓多方劝谏。公,公开;密,私下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桓阶传》:“时太子未定,而临菑侯植有宠,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,宜为储副,公规密谏,前后恳至。”

  • 寡言

    chén mì guǎ yán

    成语解释:犹沉默寡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徐羡之传》:“[羡之]沉密寡言,不以忧喜见色。”

  • 事以

    shì yǐ mì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说难》:“事以密成,语以泄败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