绳的成语(共64个)
瓮牖绳枢
成语解释:牖:窗子;枢:门的转轴。
破瓮做窗,绳作门轴。比喻贫穷人家。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过秦论》上:“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,甿隶之人,而迁徙之徒也。”
绳其祖武
成语解释:绳:继续;武:足迹。
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。比喻继承祖业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
绳之以法
成语解释:绳:准绳;引申为制裁;之:代词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
用法律作准绳;给予制裁。成语出处:汉・冯衍《上疏自陈》:“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,绳之以法则为罪,施之以德则为功。”
继继绳绳
成语解释:指前后相承,延续不断。同“继继承承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宋濂《吴公墓碣铭》:“自时厥后,继继绳绳,予知未有艾也。”
规矩准绳
成语解释:规:画圆形的工具;矩:画方形或直角的工具;规矩:圆规曲尺;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;准:水平仪;绳:墨线;准绳:测定平直的器具。
比喻言行所依据的标准原则。成语出处:汉・王符《潜夫论・赞学》:“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的遗后工也。”
长绳系日
成语解释:系:拴,缚。
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。比喻想留住时光。成语出处:晋・傅玄《九曲歌》:“岁莫景迈群光绝,安得长绳系白日!”
赤绳绾足
成语解释:赤绳:红绳;绾:系。
指男女结成婚姻。成语出处:明・张景《飞丸记・盟寻泉石》:“想赤绳绾足再难逃,只愿得同谐到老,历天长地久,永把琴瑟调。”
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
成语解释:一次被蛇咬了,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,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3回:“真真‘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’光景。”
进退中绳
成语解释:前进后退均合规矩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达坐》:“车野稷以御见庄公,进退中绳,左右旋中规,庄公以为文弗过也,使之钩百而反。”
绳一戒百
成语解释:绳:纠正;戒:警戒。
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。成语出处:元・柯丹丘《荆钗记・遣音》:“依条按法,想绳一戒百谁不怕。”
木直中绳
成语解释:中:符合、合乎;绳:木匠用以取直,浸满墨汁的线绳。
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劝学》: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”
度己以绳
成语解释:绳:纠正,约束。
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,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。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非相》:“故君子之度己以绳,接人则用抴。”
绳厥祖武
成语解释:绳:继续;武:足迹。
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。比喻继承祖业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
绳愆纠谬
成语解释:绳:纠正;愆:过失;谬:错误。
指纠正过失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冏命》:“绳愆纠谬,格其非心,俾克绍先烈。”
尺步绳趋
成语解释:谓行有准绳,循法度。
成语出处:清・冯桂芬《复庄卫生书》:“以彼其文,岂不周规折矩,尺步绳趋,侍乎否否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