谩的成语(共15个)
谩不经意
成语解释:谓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。谩,通“漫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张居正《乞鉴别忠邪以定国事疏》:“今谓皇上谩不经意,一切委之于臣,何其敢于厚诬皇上邪?”
谩天谩地
成语解释:犹言谩天昧地。
成语出处:元・刘一清《钱塘遗事・雪词》:“贾相国当国,陈藏一作《雪词》讥之,词曰:‘没巴没鼻,霎时间,做出谩天谩地。’”
谩藏诲盗
成语解释:见“谩藏诲盗”。
成语出处:《冷眼观》第17回:“俗语说,财勿露白,要到子尴尬个时候,倒说伲是谩藏诲盗。”
底死谩生
成语解释:底:通“抵”。
竭尽全力,想尽办法。成语出处:五代十国・南唐・冯延巳《应天长》词:“兰房一宿还归去,底死谩生留不住。”
谩上不谩下
成语解释:瞒:欺骗。
欺骗上级,对下级无所顾忌。成语出处:宋・江万里《宣政杂录・通同部》:“又谓制作之法曰:‘谩上不谩下’,通衢用以为戏云。”
面谩腹诽
成语解释:谓当面欺诳,心怀毁谤。
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万镋传》:“又以不得一品,面谩腹诽,无大臣礼。”
谮下谩上
成语解释:谗毁下级,欺谩上级。
成语出处:唐柳宗元《骂尸虫文》:“谮下谩上,恒其心术,妒人之能,幸人之失。”
打谩评跋
成语解释:谩:谩骂;跋:专横。
指打骂催迫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告哥哥休打谩评跋,权等待些儿个。
诞谩不经
成语解释:荒诞虚妄,不合常理。
成语出处:清・王士禛《香祖笔记》卷六:“古今传记《拾遗记》、《东文朔外传》之类,悉诞谩不经。”
抵死谩生
成语解释:谩:谎骗。
形容殚智竭虑,绞尽脑汁。成语出处: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五卷:“待阎王道俺无凭准,抵死谩生断不定,也不共他争,我专指着伊家做照证。”
谩天昧地
成语解释:指无限制地隐瞒一切真实情况骗人。
成语出处:金 马钰《满庭芳・叹世》词:“镇日谩天昧地,不顾神明。”
谩辞哗说
成语解释:谎言乱语。
成语出处:汉・赵晔《吴越春秋・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今君王国于会稽,穷于入吴,言悲辞苦……而君王何为谩辞哗说,用而相欺,臣诚不取。”
昧地谩天
成语解释: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,用谎言欺骗他人。亦作“昧地瞒天”。
成语出处:金侯善渊《酹江月》词:“昧地谩天,多能已会,以巧翻为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