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恭的成语

恭的成语(共46个)

  • 喜发财

    gōng xǐ fā cá

    成语解释:恭喜:恭贺他人的喜事。
    恭祝你发财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回:“我说道:‘恭喜发财呢!’”

  • 行天罚

    gōng xíng tiān fá

    成语解释:奉天之命进行惩罚。古以称天子用兵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甘誓》:“今予惟恭行天之罚。”

  • 候台光

    gōng hòu tái guāng

    成语解释:恭:恭敬;台:对人的敬称;光:光临。
    恭敬地等候阁下光临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敬治薄酒,恭候台光。”

  • 桀骜不

    jié ào bù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桀骜不逊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七回:“围乃共王之庶子,年齿最长,为人桀骜不恭,耻居人下,恃其才器,阴畜不臣之志。”

  • 温良

  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

    成语解释:温:温和;良:善良;恭:恭敬;俭:节制。
    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,泛指态度谦恭,举止文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:“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

  • 温良俭让

  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意为温和、善良、恭敬、节俭、忍让这五种美德。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。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:“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

  • 同寅协

    tóng yín xié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同寅:原指同具敬畏之心,后指在一处做官的人;协恭:友好合作。
    形容人们互相尊敬,同心协力地工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皋陶漠》:同寅协恭和衷哉。

  • 颠越不

    diān yuè bù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颠越:陨坠,损害;恭:恭敬。
    指损害礼法,对上命不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盘庚中》: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,暂遇奸宄,我乃劓殄灭之,无遗余。

  • 克让

    yǔn gōng kè ràng

    成语解释:允:诚信;克:能够;让:谦让。
    既诚敬又谦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“允恭克让。”

  • 默守静

    gōng mò shǒu jìng

    成语解释:默:沉默;守:遵守,保持。
    恭恭敬敬地沉默,不讲话,保持肃静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刘巴传》:“又自以归付非素,惧见猜嫌,恭默守静,退无私交,非公事不言。”

  • 虚己

    qiān gōng xū jǐ

    成语解释:虚己:谦虚,虚心。
    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6卷:“就是待那同僚,却也谦恭虚己,百凡从事。”

  • 安详

    ān xiáng gōng jìng

    成语解释:安静、细心、谦恭、敬重,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小说・嘉言》:“教育小儿,先要安详恭敬。”

  • 草草不

    cǎo cǎo bù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草草:杂乱不整齐的样子;恭:恭敬。
    草率而不恭敬。常用作书信中的自谦之辞。

  • 前倨

    hòu gōng qián jù

    成语解释:倨:傲慢。
    以前态度傲慢,后来恭敬有礼。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孙仁孺《东郭记・殆不可复》:“这的是舔痔吮痈,后恭前倨,奴颜婢膝。”

  • 兄友弟

    xiōng yǒu dì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哥哥对弟弟友爱,弟弟对哥哥恭敬。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五帝本纪》:“使布立教于四方,父义母慈,兄友弟恭,子孝,内平外成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