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的成语(共16个)
季布一诺
成语解释:季布:人名,很讲信用,从不食言。
季布的承诺。比喻极有信用,不食言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
元方季方
成语解释:东汉陈实有子陈纪字符方、陈谌字季方,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。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,争之不能决,问于陈寔,寔曰:“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
”意谓两人难分高下。事见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。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。成语出处: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、陈谌字季方,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。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,争之不能决,问于陈寔,寔曰:“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”事见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德行》。
季常之惧
成语解释:宋陈慥,字季常,其妻柳氏凶悍而好嫉妒,陈慥颇为惧怕。事见宋洪迈《容斋三笔·陈季常》。后因谓惧内为“季常之惧”。
成语出处:宋陈慥,字季常,其妻柳氏凶悍而好嫉妒,陈慥颇为惧怕。事见宋・洪迈《容斋三笔・陈季常》。
季孟之间
成语解释: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。指在季、孟两者之间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:“若季氏,则吾不能;以季孟之间待之。”
伯歌季舞
成语解释:伯:大哥;季:小弟。
哥哥唱歌,弟弟跳舞。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。成语出处:汉・焦赣《易林・否之损》:“秋风牵手,相提笑语。伯歌季舞,燕乐以喜。”
季孙之忧
成语解释:季孙:鲁国大夫;忧:忧患。
指内部的忧患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伯仲叔季
成语解释:兄弟排行的次序,伯是老大,仲是第二,叔是第三,季是最小的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亦唯伯仲叔季图之。”
衰季之风
成语解释:衰季:末世。
末世的不良风气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议学校贡举札子》:“庶几得忠实之士,不至蹈衰季之风,则天下幸甚。”
月锻季炼
成语解释:月、季:泛指较长的时间;锻、炼:比喻对诗文进行加工修改。
长时间反复进行加工修改。成语出处:宋・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・杜荀鹤》:“如周朴者,抒思尤艰,每有所得,必极雕琢,故诗人称朴诗月锻季炼,未及成篇,已播人口。”
季常之癖
成语解释:宋朝人陈糙,字季常,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,醋性很大,陈很怕她。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“季常之癖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洪迈《容斋三笔・陈季常》
季路一言
成语解释:比喻信用极好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哀公十四年》:“千乘之国,不信其盟,而信子之言,子何辱焉?”
五季之酷
成语解释:五季:指后梁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、后唐五代;酷:严酷的祸患。
指五代时的严酷祸患。成语出处:宋・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・论》:及其乱离,继以五季之酷,其池塘竹树,兵车蹂践,废而为丘墟。
季礼挂剑
成语解释:季礼:春秋时吴国人,重信义。
比喻重信义的美德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吴太伯世家》:还至徐,徐君已死。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之徐君冢树而去。从者曰:‘徐君已死,尚谁予乎?’季子曰:‘不然。始吾心已许之,岂以死倍吾心哉!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