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的成语(共75个)
纵虎出柙
成语解释:放虎出笼。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,贻患无穷。
成语出处:《续资治通鉴・元泰定帝泰定元年》:“辽王托克托,乘国有隙,诛屠骨肉……如令归藩,臂之纵虎出柙。”
纵虎出匣
成语解释:放虎出笼。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,贻患无穷。同“纵虎出柙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唐顺之《咨总督都御史胡牌》:“若乘月黑潮满之夜,驾船冲出港门,及扛船随处下海……是纵虎出匣,祸岂胜言。”
排奡纵横
成语解释:排奡:矫健的样子。
指诗文书画笔力矫健奔放,不受约束。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・髡残传》:“道济排奡纵横,以奔放胜;髡残沉着痛快,以谨严胜。”
涕泗纵横
成语解释:眼泪鼻涕满脸乱淌。形容极度悲伤。同“涕泗横流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王禹偁《谢加朝请大夫表》:“非小臣稽古之力,乃陛下好文之心,涕泗纵横,乱于縻绠。”
纵横天下
成语解释: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
成语出处:元・陈以仁《存孝打虎》第一折:“黄巢纵横天下,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。”
纵横开合
成语解释:指操纵自如。同“纵横开阖”。
成语出处:柯灵《向拓荒者致敬》:“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,而笔锋所至,纵横开合,娓娓而谈,从历史掌故……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。”
纵横开阖
成语解释:指操纵自如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方孝孺《赠王时中序》:“繇是而寓于术,纵横开阖,无所施而不宜,岂若专门独学者之劳且陋哉!”
纵虎入室
成语解释:纵:放。
放虎进屋。比喻放入坏人,造成祸患。纵横四海
成语解释:纵横:奔驰无阻。
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比喻无敌于世。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・青梅煮酒论英雄》:“得志则纵横四海。”
纵壑之鱼
成语解释:纵:任意地。
壑:深沟。
自由地在大壑间游泳的鱼。比喻自得其乐。成语出处:汉・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千载一会,论说无疑,翼乎如鸿毛遇顺风,沛乎若巨鱼纵大壑。”
纵曲枉直
成语解释: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。形容不主持正义。
成语出处:《抱朴子・内篇・微旨》:“纵曲枉直,废公为私,刑加无辜。”
纵兵追击
成语解释:纵:发,放。
派出军队追击敌人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,莫敢纵兵。”
纵理入口
成语解释:纵理:嘴两角的横纹。
迷信说法,认为嘴两角的横纹进入口里,是饿死的相貌。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许负指其口曰:‘有纵理入口,此饿死法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