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的成语(共17个)
- 驽马铅刀- 成语解释:铅刀:铅质的刀。 
 蹩脚的马,不快的刀。比喻才力很弱。-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隗嚣传》:“昔文王三分,犹服事殷。但驽马铅刀,不可强扶。” 
- 铅刀一割- 成语解释:铅刀虽不锋利,偶尔用得得当,也能割断东西。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。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。 -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班超传》:“况臣奉大汉之威,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?” 
- 丹铅甲乙- 成语解释:见“丹黄甲乙”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戴名世《序》:“千子慨然悯之,取一代之文,丹铅甲乙,辨其黑白。” 
- 怀铅提椠- 成语解释:怀:怀藏;铅:铅粉;提:手里拿着;椠:古代书写用的木片。 
 常带书写工具,以备写作的需要。- 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三卷:“杨子云好事,常怀铅提椠,从诸计吏,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。” 
- 怀铅握椠- 成语解释:见“怀铅提椠”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刘知畿《史通・采撰》:“自古探穴藏山之士,怀铅握椠之客,何尝不征求异说,采摭群言,然后能成一家,传诸不朽。” 
- 抱椠怀铅- 成语解释:铅,铅粉;椠,木简。皆书写用具。指勤于写作、校勘。同“握铅抱椠”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沈遵《谢两府三启》:“然且抱椠怀铅,出入乎承明之署;荷囊持橐,上下乎太微之廷。” 
- 磨铅策蹇- 成语解释:磨钝刀,鞭蹇驴。比喻勉力而为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可与进也,乞诸一言,小子则磨铅策蹇,骋力于进取矣。” 
- 握素怀铅- 成语解释:犹言握铅抱椠。 -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儒林传序》:“握素怀铅,重席解颐之士,间出于朝廷。” 
- 握铅抱椠- 成语解释:铅,铅粉;椠,木简。皆书写用具。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、校勘的典故。 - 成语出处:语出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扬子云好事,常怀铅提椠,从诸计吏,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。” 
- 莫邪钝,铅刀铦- 成语解释:莫邪:古代名剑;铅刀:铅制的刀;铦:锋利。 
 认为莫邪不锋利,反而认为铅刀锋利。比喻把有才德的人弃置不用,而用品质不好的人。-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吊屈原文》:世谓随夷为溷兮,谓跖蹻为廉。莫邪为钝兮,铷刀为铦。 
- 左铅右椠- 成语解释:书写工具不离左右。意谓不停地写作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做书人左铅右椠,舌敝唇焦。” 
- 怀铅握素- 成语解释:铅:石墨笔。 
 常带书写工具,以备写作的需要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便宜选陈农之才,采河间之阙,怀铅握素,汗简杀青。” 
- 怀铅吮墨- 成语解释:怀铅:带着铅粉笔,以备涂改;吮墨:用口含毛笔尖。 
 形容写作时构思的举动和神态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钟嵘《诗品・上・魏陈思王植》:俾尔怀铅吮墨者,抱篇章而景慕,映余晖以自烛。 
- 握椠怀铅- 成语解释:椠:古代书写的木板;铅:铅粉笔。 
 拿着木板,带着铅粉笔。指写作或校勘。- 成语出处:唐・史承节《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》:“今故寻源讨本,握椠怀铅,兼疏本传之文。” 
- 铅刀驽马- 成语解释:铅刀:铅质的刀。 
 蹩脚的马,不快的刀。比喻才力卑微。-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隗嚣传》:昔文王三分,犹服事殷。但驽马铅刀,不可强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