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的成语(共38个)
- 浮寄孤悬- 成语解释:浮:漂浮不定;寄:寄存;孤:孤独;悬:吊挂。 
 漂浮似地悬挂着。形容做事情没有基础,花架子大。也指形势急迫,很危险。-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与鄂州杨中丞书》:急之则怨,缓之则不用命,浮寄孤悬,形势销弱。 
- 身寄虎吻- 成语解释: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。比喻处境极其危险。 - 成语出处:晋・桓彝《荐谯无彦表》:“凶命屡招,奸威乃逼,身寄虎吻,危同朝露。” 
- 仓腐寄顿- 成语解释:仓:仓库;腐:腐烂;寄顿:储存。 
 仓库里储存的陈米已经腐烂。- 成语出处:宋・文天祥《正气歌序》:仓腐寄顿,陈陈逼人,时则为米气。 
- 托妻寄子- 成语解释:托:请托。 
 将妻子儿女送到别人家寄养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必是闻得老夫虚名,欲待托妻寄子。” 
- 托孤寄命- 成语解释:托孤:以遗孤相托;寄命:以重要事情相托。 
 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委托。- 成语出处: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补遗》第七卷:“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,韩魏公之凝立,亦此类也。” 
- 浮生如寄- 成语解释:浮生:指人生变化不定。 
 人生短暂虚浮无定,如同寄居世间。- 成语出处:唐・郑哲《女鬼记・孟氏》:“少年曰:‘浮生如寄,年少几何。’繁花正妍,黄叶又继,人间之恨,何啻千端。” 
- 干城之寄- 成语解释:干城:盾牌和城墙,比喻捍卫者;寄:寄托。 
 指作为国家捍卫者的寄托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刘坤一《复张振轩》:原此老忠勇过人,足备干城之寄。 
- 孤悬客寄- 成语解释:犹言孤悬浮寄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曾国藩《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》:“彼学政者,孤悬客寄于一行省之中,守土者皆貎敬而神拒之。” 
- 孤悬浮寄- 成语解释: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冯桂芬《公启曾协揆》:“[上海]势居下游,无险可扼。蕞尔区,孤悬浮寄,数十里外皆贼兵。” 
- 黄耳寄书- 成语解释: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 
 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。指传递家信。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陆机传》:“初机有骏犬,名黄耳,甚爱之。……其后因以为常。” 
- 寄兴寓情- 成语解释:寄:寄托;寓:含;兴:兴致。 
 指作品中寄托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。- 成语出处:晋・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或情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” 
- 寄豭之猪- 成语解释:寄:寄存;豭:公猪。 
 寄放在别人家的公猪。比喻私闯别人家淫乱的男子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秦始皇本纪》:“夫为寄豭,杀之无罪,男秉义程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豭:牡猪也,言夫淫他室,若寄豭之猪也。” 
- 郦寄卖友- 成语解释:郦寄出卖朋友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齐・巨源《为尚书符荆州》:“虽吕布贩君,郦寄卖友,方之斯人,未足为酷。” 
- 人生若寄- 成语解释:见“人生如寄”。 - 成语出处:晋・陶潜《荣木》诗:“人生若寄,憔悴有时。” 
- 乡书难寄- 成语解释:乡书:家书。 
 家书很难寄回家中。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