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肱的成语

肱的成语(共18个)

  • 三折为良医

    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

    成语解释:几次断臂,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自能造诣精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知为良医。”

  • 三折其

    sān zhé qí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肱:手臂。
    几次断臂,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自能造诣精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知为良医。”

  • 饮水曲

    yǐn shuǐ qū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清心寡欲、安贫乐道的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子曰:‘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’”

  • 而枕之

    qū gōng ér zhèn zhī

    成语解释:肱,手臂。枕,动词,即当枕头用的意思。全句是说弯曲手臂,当作枕头睡觉。形容安贫乐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论语述而篇: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”

  • 三折,为良医

    sān zhé gōng , wéi liáng yī

    成语解释:几次断臂,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成为内行。也指高明的医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,知为良医。”

  • 三折而成良医

    sān zhé gōng ér chéng liáng yī

    成语解释:〔一部〕三,三ㄙㄢ 折ㄓㄜˊ 肱ㄍㄨㄥ 而ㄦˊ 成ㄔㄥˊ 良ㄌㄧㄤˊ 医ㄧ
    【释义】有多次折断手臂的经验,可以成为良医。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,指手臂。

    【用法】常用以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自能造诣精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传・定公十三年:“三折肱,知为良医。”

  • 心膂股

    xīn lǚ gǔ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膂:脊骨。
    股:大腿。
    肱: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。
    心、膂、股、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,比喻亲近得力之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君牙》:“今命尔予翼,作股肱心膂。”

  • 耳目

    gǔ gōng ěr mù

    成语解释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股肱: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;耳目:亲信。
    比喻得力助手和亲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臣作朕股肱耳目。”

  • 心膂

    gǔ gōng xīn lǚ

    成语解释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心膂:亲信。
    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君乐》:“今命尔予翼,作股肱心膂。”

  • 之力

    gǔ gōng zhī lì

    成语解释:股肱:大腿和胳膊。
    自己的所有力量。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九年》:“臣竭其股肱之力,加之以忠贞。其济,君之灵也,则以死济之。”

  • 腹心股

    fù xīn gǔ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腹心:心腹,比喻左右亲信;股肱:比喻帝王身边的得力臣子。
    形容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元帝纪》:“王敦、王导、周颐、刁协并为腹心股肱。”

  • 心腹

    gǔ gōng xīn fù

    成语解释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心腹:亲信。
    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5回:“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,倘有疏虞,如之奈何?”

  • 耳目股

    ěr mù gǔ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。
    起到耳朵、眼睛、手臂的作用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。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吴兢《贞观政要・政体》:“然耳目股肱,寄于卿辈……事有不安,可极言勿隐。”

  • 之臣

    gǔ gōng zhī chén

    成语解释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。
    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4回:“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,岂可去孤左右?”

  • 腹心

    gǔ gōng fù xīn

    成语解释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。
    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4回:“倘国法、官体、狱情必应如此,则一下吏为之有余,何必老大人为股肱腹心耶?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