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樗栎:不成材的树木。比喻平庸无用的人。常用作谦词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逍遥游》:“吾有大树,人谓之樗,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。立之涂,匠者不顾。”宋・杨时《谢太守启》:如某者,驽骀下乘,樗栎散材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杨炯《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》:“炯樗栎庸材,瓶筲小器,仰惟先支,叨雅契于金环;俯逮婚姻,荷深知于玉润。”
成语解释:栎:木名;樗:俗名“臭椿”。比喻无用之材或平庸无用的人。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