纲的成语(共24个)
纲举目张
成语解释:纲;鱼网上的总绳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网眼;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。
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;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。也比喻条理分明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用民》:“壹引其纲,万目皆张。”汉・郑玄《序》:“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。”
振领提纲
成语解释:提纲挈领。
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文学传・潘徽》:“总括油素,躬披缃缥,芟芜刈楚,振领提纲,去其繁杂,撮其指要,勒成一家,名曰《江都集礼》。”
提纲挈领
成语解释:抓住纲绳;提起衣领。比喻抓住要领;简明扼要。纲:鱼网的总绳;挈:提起。
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右下》:“善张网者引其纲,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。”
顿纲振纪
成语解释:整顿朝纲,重振法纪。
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・周显王四十八年》:“夫贤者,其德足以敦化正俗,其才足以顿纲振纪。”胡三省注:“顿,谓整顿。”
三纲五常
成语解释: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。三纲;即父为子纲、君为臣纲、夫为妻纲。五常;即仁、义、礼 、智、信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周因于殷礼,所损益可知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马融曰:‘所因,谓三纲五常也。’”
纲常扫地
成语解释:纲常:三纲五常;扫地:比喻破坏无余。
指纲纪、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7回:“史臣有《仇牧赞》云:‘世降道斁,纲常扫地。堂帘不隔,君臣交戏。’”
纲纪废弛
成语解释:纲:政纲。
纪:法纪。
废弛:颓废松弛。
国家的政纲、法纪、秩序松弛不振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莽传》:“朝政崩坏,纲纪废弛,危亡之祸,不隧如发。”
纲纪四方
成语解释:纲纪:治理,管理。
治理天下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棫朴》:“勉勉我王,纲纪四方。”
匡正纲纪
成语解释:指纠正法度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何敞传》:“上当匡正纲纪,下当济安元元。”
提纲振领
成语解释:同“提纲挈领”。
成语出处:《金石萃编・匡国节度使冯行袭德政碑》:“追本寻源,提纲振领。”
纲目不疏
成语解释:比喻法令细密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“刘公幹以失敬罹罪,文帝问曰:‘卿何以不谨于文宪?’桢答曰:‘臣诚庸短,亦由阶下纲目不疏。’”
提纲举领
成语解释:同“提纲挈领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遇安禅师》:“提纲举领,尽立主宾,如何是主?”
纲挈目张
成语解释:指撒网时,举起网上的大绳,所有网眼都张开。比喻抓住主要环节,以带动其余;或抓住要领,条理分明。同“纲举目张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魏源《道光丙戌海运记》:“于是南北并举,纲挈目张。”
纲提领挈
成语解释:提起网纲,挈住裘领。比喻抓住要领。
成语出处:明・宋濂《〈杜诗举隅〉序》:“一览之顷,纲提领挈,不待注释而其大旨焕然昭明矣。”
纲常名教
成语解释:纲常:三纲五常;名教:封建礼教。
指维护封建制度而设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规范。成语出处:清・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7回:“因思臣一身,一女之事小,而纲常名教之事大,故正色拒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