诈的成语(共33个)
- 巧诈不如拙诚- 成语解释: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。 - 成语出处: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说林》:“故曰:巧诈不如拙诚。乐羊以有功见疑,秦西巴以有罪益信。” 
- 佯输诈败- 成语解释:佯、诈:假装。 
 假装败下阵来,引人上当。-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六回:“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,却佯输诈败,诱到北山之前,放炮为号,三面夹攻,必获大胜。” 
- 撒诈捣虚- 成语解释:指说谎骗人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祖师喝令:赶出去!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,那里修甚幺道果。” 
- 诈奸不及- 成语解释:犹言十分奸诈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正在五岳楼下来,撞见个奸诈不及的,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。”又第五十二回:“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,迳入家里,来宅子后看了,便要发遣我们出去,他要来住。” 
- 狂三诈四- 成语解释:多方欺诈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九回:“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,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。” 
- 矫情饰诈- 成语解释: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与宰执札子》:“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,辄具辞免,非敢矫情饰诈,罔上盗名。” 
- 怀诈暴憎- 成语解释:暴:显露。 
 心怀欺诈,外露憎恨。形容人阴险凶恶。- 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送薛存义序》:讼者平,赋者均,老弱无怀诈暴憎。 
- 诈痴不颠- 成语解释:谓假装痴呆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・卢梦仙江上寻妻》:“方明白前日卖酒歌诗,诈痴不颠的老儿,正是他所差之人。” 
- 诈取豪夺- 成语解释:用欺骗的手段或武力夺取。 - 成语出处:茅盾《路》:“暑假以后他自己的吃饭问题还不知道着落在何处,胁肩谄笑是不屑,诈取豪夺又不能。” 
- 兵以诈立- 成语解释:兵:军事,战争;诈:欺骗。 
 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,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齐・孙武《孙子・军争》:“兵以诈立,以利功,以分合为变者也。” 
- 出奇用诈- 成语解释:奇:出人意外;诈:欺骗。 
 指军事上使用奇兵和设置陷井以奇制敌的办法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唐顺之《纂辑武编・守》:凡城内器械已备,守御已得,当出奇用诈,以战代守,以击解围。 
- 奸诈不级- 成语解释:指奸诈无赖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:家中有几个奸诈不级的人,日逐引诱他,在外飘洒,把家事都失了。 
- 桀贪骜诈- 成语解释: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薛福成《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》:“虽其桀贪骜诈若李世忠、陈国瑞之流,苟有一节可用,必给以函牍,殷勤讽勉,奖其长而指其过,劝令痛改前非。” 
- 借故敲诈- 成语解释:借:假托;故:借口。 
 找借口敲诈、勒索别人的钱财。
- 佯风诈冒- 成语解释:犹言装疯卖傻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三折:“你个弟子孩儿,吃了两种酒,佯风诈冒,手之舞之的打我,你敢再来打我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