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的成语(共409个)
弦无虚发
成语解释:谓射箭百发百中。
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萧摩诃传》:“又有西域胡,妙于弓矢,弦无虚发,众军尤惮之。”
誓天断发
成语解释:断发向天起誓。
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伶官传序》:“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哀也。”
落发为僧
成语解释:落发:剃光头发;为僧:做僧人。
剃光头发做僧人。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张策传》:策少好浮图之说,乃落发为僧,居长安慈恩寺。
神采焕发
成语解释:精神焕发,风采动人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赵孟頫传》:“孟頫才气英迈,神采焕发,如神仙中人。”
奋发有为
成语解释:精神振作,有所作为。
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陈祖仁传》:“孰不欲奋发有为,成不世之功。”
飙发电举
成语解释:飙:暴风;举:起飞。
形容声势迅猛。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戚继光传》:“大猷老将务持重,继光则飙发电举,屡摧大寇,名更出大猷上。”
令人发指
成语解释:令:使得;发指:头发竖起来。
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。也作“令人发竖。”。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・盗跖》:“谒者入通,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”
发宪布令
成语解释:犹发号施令。
成语出处:《墨子・尚同下》:“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。”
后发制人
成语解释:发:发动;制:控制、制服。
指先让对方动手;抓住其弱点之后;再一举反击以战胜对方。指后发动制服人的措施。成语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议兵》:“后之发,先之至,此用兵之要术也。”
戴发含齿
成语解释:谓人的形状。亦以指人。
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黄帝》:“有七尺之骸,手足之异,戴发含齿,倚而趣者谓之人,而人未必无兽心,虽有兽心,以状而见亲矣。”
毛发耸然
成语解释:见“毛发悚然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9回:“朵思见之,毛发耸然,回顾孟获曰:‘此乃神兵也!’”
童颜鹤发
成语解释:颜:脸色。
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,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。形容老年人气色好。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5回:“策见其人,童颜鹤发,飘然有出世之姿。”
披头散发
成语解释:披:散开;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。
形容慌乱、狼狈或懒散。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:“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:‘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,不令出官。’”
旧病复发
成语解释:比喻老毛病又犯了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8回:“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,倒也罢了;只是他在家里说着好听,到了外头,旧病复发,难拘束他了。”
丝恩发怨
成语解释:丝、发:形容细小。
形容极细小的恩怨。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・唐文宗太和九年》:“是时李训、郑注连逐三相,威震天下,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