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的成语(共38个)
突然袭击
成语解释: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,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。
成语出处: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一章:“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,面红着。”
唐突西施
成语解释:唐突:冒犯。
西施:春秋时美女,冒犯了西施。
比喻为了突出丑的,而贬低了美的。亦作“唐突西子”。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诗话》:“更会串一戏,曰《易水饯荆卿》,其第一幕‘饯别’内,有歌四章,以《史记》所记原歌作尾声,近于唐突西施,点窜《尧典》。”
唐突西子
成语解释:唐突:冒犯;西子:即西施,春秋时美女。
冒犯了西施。比喻抬高了丑的,贬低了美的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轻诋》:“何乃刻画无盐,以唐突西子也。”
挺胸突肚
成语解释:突:凸出。
挺起肚皮,形容威武雄壮而傲慢的样子。刻画无盐,唐突西子
成语解释:刻画:精细的描绘;无盐:传说中的古代丑女;西子:即西施,美女。
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轻底》:何乃刻画无盐,以唐突西子也。
东冲西突
成语解释:谓四处冲锋突击。
成语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曹操见云东冲西突,所向无前……奋然大怒,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。”
徙薪曲突
成语解释:搬开灶旁柴禾,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。本指预防火灾。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,防患于未然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霍光传》:“人为徐生上书曰:‘臣闻客有过主人者,见其灶直突,傍有积薪,客谓主人,更为曲突,远徙其薪,不者且有火患。主人嘿然不应。俄而家果失火,邻里共救之,幸而得息……”
黔突暖席
成语解释:原意是孔子、墨子四处周游,每到一处,坐席没有坐暖,灶突没有熏黑,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。形容忙于世事,各处奔走。
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修务训》:“孔子无黔突,墨子无暖席。”汉・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是以圣哲之治,栖栖遑遑,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”
左冲右突
成语解释:向左边冲击,向右边突围。形容突围时的艰苦奋战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7回:“马休随着马腾,左冲右突,不能得出。”
刻画唐突
成语解释:刻画:精细的描绘。
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轻底》:何乃刻画无盐,以唐突西子也。
溃冒冲突
成语解释:溃:水冲破堤防;冒:冲犯;冲突:急奔猛闯。
形容危险的祸患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晁错论》:“昔禹之治水,凿龙门,决大河,而放之海,方其功之未成也,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。”
努牙突嘴
成语解释:努:用力伸出或突出。
形容愤怒的神态。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早努牙突嘴,拳椎脚踢,打的你哭啼啼。”
狼突鸱张
成语解释:像狼一样奔突,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。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。
成语出处:清・林则徐《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饷义律缴土凶稿》:“如此狼突鸱张,岂能将就姑容,致贻民害。”
突兀森郁
成语解释:突兀:山峰高高耸起的样子;森郁:形容树木多而茂盛。
形容山势险峻,树木繁茂。突梯滑稽
成语解释:突梯:圆滑;滑稽:圆转随俗。
形容委婉从顺,圆滑随俗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屈原《卜居》:“将突梯滑稽,如脂如韦,以洁楹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