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炮的成语

炮的成语(共20个)

  • 马后

    mǎ hòu pào

    成语解释:象棋术语。比喻不及时的举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三折:“今日军师升帐,大哥须要计较此事,不要做了马后炮,弄的迟了。”

  • 如法

    rú fǎ pào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书,明药之体性,又须解如法炮制。”

  • 风雷火

    fēng léi huǒ pào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十分急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十二回:“上前天我们才到上海,货还没有起完,到了半夜里,忽然宪太太来了,风雷火炮的一阵,马上就要开船,脸上很带点怒色。”

  • 凤烹龙

    páo fèng pēng lóng

    成语解释:烹:煮;炮:烧。
    形容菜肴极为丰盛、珍奇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贺《将进酒》诗:“琉璃钟,琥珀浓,小槽酒滴真珠红。烹龙炮凤玉脂泣,罗帷绣幕围香风。”

  • 鸟枪换

    niǎo qiāng huàn pào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6回:“那个气好比烟袋换吹筒,吹筒换鸟枪,鸟枪换炮,越吹越壮了。”

  • 船坚

    chuán jiān pào lì

    成语解释:利:锋利。
    指战舰坚固,大炮猛烈。形容海军强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林则徐等《会奏穿鼻尖沙嘴迭次轰击夷船情形折》:“此次士密等前来寻衅……无非恃其般坚炮利,以悍济贪。

  • 火连天

    pào huǒ lián tiān

    成语解释:炮火:战场上发射出的炮弹在爆炸后产生的火焰;连天:连接着天空。
    形容枪炮声、光焰等与天空相接;战争十分激烈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就这样了,何况炮火连天,亲临大敌呢,自然也要逃走了。”

  • 糖衣

    táng yī pào dàn

    成语解释:用糖衣裹着的炮弹。比喻反动派用腐蚀、拉拢、诱惑等手段向无产阶级进攻或进行颠覆活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陈登科《风雷》第一部第49章:“不要中了敌人的糖衣炮弹,被人家拉过去。”

  • 连珠

    lián zhū pào

    成语解释:连续的火炮。比喻说话很快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4回:“高廉引了人马,急去追赶,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,心中疑惑,便收转人马回来。”

  • 筒子

    pào tǒng zǐ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心直口快、好发议论的急性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胡正《汾水长流》第六章:“孙茂良倒是个炮筒子,可就是嘴上少了个笼头。”

  • 放马后

    fàng mǎ hòu pà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29回:“人已死了,在这里放马后炮,可是迟了。”

  • 放空

    fàng kōng pào

    成语解释:发射出去的炮弹未击中目标。比喻说话未达到目标。

    成语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七章:“你又放空炮,说空话,让那些中农户白白高兴一场。”

  • 敲锣放

    qiāo luó fàng pào

    成语解释:谓大张旗鼓地活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三幕:“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、敲锣放炮的硬出头!”

  • 扯旗放

    chě qí fàng pà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公开张扬。

    成语出处: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九章:“她扯旗放炮来考工厂,考不上怎样回下堡村蛤蟆滩呢?”

  • 龙烹凤

    pào lóng pēng fè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炮凤烹龙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二回:“堂上堂下,皆列位次,大设筵宴,轮番把盏。厅前大吹大擂。虽无炮龙烹凤,端的是肉山酒海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