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彘的成语

彘的成语(共13个)

  • 行若狗

    xíng ruò gǒu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人无耻,行为像猪狗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贾谊《论治安策》:“故此一豫让也,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。”

  • 行同狗

    xíng tóng gǒu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指人无耻,行为和猪狗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故此一豫让也,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,已而抗节致忠,行出乎列士,人主使然也。”

  • 教子

    shā zhì jiào zǐ

    成语解释:彘:猪。
    父母说话算数,教子诚实无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外诸说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’妻适市来,曾子欲捕彘杀之。……‘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所以成教也。’遂烹彘也。”

  • 不食

    gǒu zhì bù shí

    成语解释: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。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元后传》:“受人孤寄,乘便利时,夺取其国,不复顾恩义。人如此者,狗猪不食其余。”

  • 不若

    gǒu zhì bù ruò

    成语解释:连猪狗都不如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。彘:猪。

    成语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荣辱》:“人也,下忘其身,内忘其亲,上忘其君,则是人也,而曾狗彘之不若也。”

  • 不如

    gǒu zhì bù rú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狗彘不若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四十八回:“君有难,臣当不顾其身而救之,岂言退耶!直狗彘不如也!”

  • 不食其余

    gǒu zhì bù shí qí yú

    成语解释: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。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元后传》:“既无以报,受人孤寄,乘便利时,夺取其国,不复顾恩义,人如此者,狗猪不食其余,天下岂有而兄弟邪!”

  • 不食汝余

    gǒu zhì bù shí rǔ yú

    成语解释:食:吃。
   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。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李任传》:“汝为大将,不能杀贼,反为贼用,狗彘不食汝余。”

  • 曾子杀

    zēng zǐ shā zhì

    成语解释:彘:猪。
    指教育孩子说实话,要以身作则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外诸说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’妻适市来,曾子欲捕彘杀之。”

  • 之行

    gǒu zhì zhī xíng

    成语解释:狗彘:猪狗。
    形容无耻之人的行为如猪狗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0回:“你受吴王大恩,不思图报,敌兵一至,便要投降,乃是狗彘之行!”

  • 行同犬

    xíng tóng quǎn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指人无耻,行为和猪狗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治安策》:故此一豫让也,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,已而抗节致忠,行出乎列士,人主使然也。

  • 肩斗酒

    zhì jiān dòu jiǔ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英雄豪壮之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哙遂入,披帷西乡立,瞋目视项王……项王曰:‘壮士,赐之卮酒。’则与斗卮酒。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。项王曰:‘赐之彘肩。’则与一生彘肩。樊哙覆其盾於地,加彘肩上,拔剑切而啗之……”

  • 子孩儿

    zhì zǐ hái ér

    成语解释:骂人话。即娼妓所生的孩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施惠《幽闺记》第二十五出:这个彘子孩儿,人也不识,买饭吃的!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