硕的成语(共29个)
- 硕大无朋- 成语解释:硕:大;朋:比。 
 原指相貌健美;为人公平不偏。后多用来形容非常大;无与伦比。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唐风・椒聊》:“椒聊之实,蕃衍盈升。彼其之子,硕大无朋。” 
- 耆儒硕望- 成语解释:耆:老;硕:大。 
 盛德高年的儒者。-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崔彧传》:“宜博访南北耆儒硕望,以重此选。” 
- 硕果仅存- 成语解释:大的树上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。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;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候方域《彭容园文序》:“今则曾未须臾,而生死聚散,升沉显晦之变不可胜穷,而彭子获以硕果独存,岂非天哉。” 
- 硕大无比- 成语解释:见“硕大无朋”。 - 成语出处:曹禺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下面的裤子也硕大无比,裤管总在地上磨擦着。” 
- 耆德硕老- 成语解释:盛德高年的人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李翱《卓异记・三拜左仆射》:“其后以南省事疏,乃带平章之号,然非耆德硕老有嘉名者,莫得居之焉。” 
- 硕果独存- 成语解释: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。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,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。 -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剥》:上九,硕果不食。 
- 博硕肥腯- 成语解释:博硕:形状大;腯:音‘途’,肥壮。 
 指六畜肥壮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桓公六年》:“故奉牲以告曰:‘博硕肥腯’,谓民力之普存也。” 
- 鸿儒硕学- 成语解释: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 
 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硕学,无乏于时。” 
- 通儒硕学- 成语解释:犹言通儒达士。 -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贺瑒传》:“通儒硕学,复见贺生。今且还城,寻当相屈。”又《儒林传・顾越》:“弱冠游学都下,通儒硕学,必造门质疑,计论无倦。” 
- 硕彦名儒- 成语解释:硕:大;彦:有才学的人。 
 指有名声的大学者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公子好客,结多少硕彦名儒;相府开筵,常聚些布衣韦带。” 
- 硕望宿德- 成语解释:犹言德高望重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宋濂《送用明上人还四明序》:“净觉大师以硕望宿德为释子所宗,亦以上人为法器,俾出世于菩提律夺。” 
- 硕学通儒- 成语解释:儒:指读书人。 
 学问渊博,通达事理的学者。-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杜林传》:“博洽多闻,时称通儒。”《南史・顾越传》:“弱冠游学都下,通儒硕学,必造门质疑,讨论无倦。” 
- 丰功硕德- 成语解释:同“丰功茂德”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王恽《淇州创建故周府君祠碑铭》:“其丰功硕德,具载墓碑,兹不复云。” 
- 宏儒硕学- 成语解释:指学问渊博的人。 
- 鸿儒硕辅- 成语解释:学识渊博的学者,功勋卓著的臣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