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的成语(共32个)
- 结草衔环- 成语解释:结草:把草结成绳子;搭救恩人。 
 比喻感恩报德;誓死不忘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及辅氏之役,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,杜回踬而颠,故获之。” 
- 环林璧水- 成语解释:环林:林木环绕,古代借指太学;璧水:指太学。 
 古时用以指代太学。-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沈不害传》:故东胶西序,事隆乎三代,环林璧水,业盛于两京。 
- 衔环结草- 成语解释:结草:把草结成绳子,搭救恩人;衔环:嘴里衔着玉环。 
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,至死不忘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及辅氏之役,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,杜回踬而颠,故获之。唐・白居易《赎鸡》诗:“莫学衔环雀,崎岖谩报恩。” 
- 险象环生- 成语解释:险:危险。 
 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。- 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4回:“乃险象环生,祸机迫切。” 
- 豹头环眼- 成语解释: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博望烧屯》第二折:“我也不信,我豹头环眼,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。” 
- 环肥燕瘦- 成语解释:环:唐玄宗贵妃杨玉环;燕:汉成帝皇后赵飞燕。 
 形容女子体态不同而各有其风韵。也比喻艺术作品风格流派各具特点,各擅其美。-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孙莘老求墨妙亭诗》:“杜陵评书贵瘦硬,此论未公吾不凭;短长肥瘦各有志,玉环飞燕谁敢憎。” 
- 黄雀衔环- 成语解释: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吾西王母使者,蒙君拯救,实感仁恩。今赠白环四枚,令君子孙洁白,位登三公,一如此环。” 
- 循环往复- 成语解释:周而复始;去而复来。形容不断反复。循环:沿环行走;无始无终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李华《祭亡友故扬州功曹萧公文》:“古称管鲍,今则萧李,有过必须,无文不讲,知名当世,实赖吾人。循环往复,何日亡此。” 
- 燕瘦环肥- 成语解释:燕:汉成帝皇后赵飞燕;环:唐玄宗贵妃杨玉环。 
 形容女子体态不同而各擅其美,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。-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孙莘老求墨妙亭诗》:“杜陵评书贵瘦硬,此论未公吾不凭。短长肥瘦各有态,玉环飞燕谁敢憎。” 
- 环堵萧然- 成语解释:环堵:玶着四堵墙;萧然:萧条的样子。 
 形容室中空无所有,极为贫困。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陶潜传》: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,短褐穿结。” 
- 恶性循环- 成语解释:许多坏事互为因果,循环不已,越来越坏。 - 成语出处:《新华文摘》1981年11期:“戚祖胜无力还债,只好再去骗,拆东墙补西墙,骗的更大,债主更多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” 
- 循环无端- 成语解释:①往复回旋,没有终始。②形容反复进行,没完没了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齐・孙武《孙子・势》:“奇正相生,如循环之无端,孰能穷之?” 
- 瑶环瑜珥- 成语解释:瑶:美玉;环:玉圈;瑜:美玉;珥:玉制的耳饰。 
 比喻美好如玉的子弟。-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殿中少监马君墓志》:“幼子娟好静秀,瑶环瑜珥,兰茁其牙,称其家儿也。” 
- 众星环极- 成语解释: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北辰,北极星。共,“拱”的古字,环绕。汉・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譬如星之环极,叛赫戏以辉煌。” 
- 连环计- 成语解释:连环计就是计中套计,一环扣一环,它适用于那些一时无法用武力解决的问题。 
 是指将数个计略,好像环与环一个接一个的相连起来施行一样。
 假如连环计中其中一计不成功,对于整套策略的影响很是深远,甚至会是以失败为告终。
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五,原文为:“将多兵众,不可以敌,使其自累,以杀其势。
 在师中吉,承天宠也。”基本上来说是一计累敌,一计攻敌,数计并用,以使敌自累从而失败。
 著名的连环计有在三国演义出现的王允杀董卓之计,和赤壁之战中用的火烧连环船之计。
 王允杀董卓之计首先用了美人计,以貂蝉作饵引起了董卓和吕布对貂蝉的爱慕之心,然后貂蝉又用离间计挑拨二人内讧,最后除掉董卓。
 在赤壁之战中用的火烧连环船之计则由多人联合而成的一条计策。 首先是庞统假意向曹操献计,将船用环连接在一起,以组合成适合不懂水性北方人的连环船阵,然后就由周瑜和黄盖演一场苦肉计,最后就得到火烧连环船的结果。- 成语出处:连环计见于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