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的成语(共82个)
船到江心补漏迟
成语解释:船到江心才补漏洞。比喻补救不及时,对事情毫无帮助。
成语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智勇定齐》第三折:“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
取长补短
成语解释: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将功补过
成语解释:将:拿;补:补偿。
用功劳补偿过错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缩地补天
成语解释:指改造天地宇宙。比喻做非凡之事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音乐志一》:“高祖缩地补天,重张区宇;反魂肉骨,再造生灵。”
亡羊补牢
成语解释: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将勤补拙
成语解释:以勤奋弥补笨拙。
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》:“救烦无若静,补拙莫如勤。”
补苴调胹
成语解释:补苴:补缀;调胹:烹调煮熟。
比喻经过加工使之完美。成语出处:宋・王安石《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》:“博闻该见有志之士,补苴调胹,冀以就完而力不足,又无可为之地,故终不得。”
补过饰非
成语解释:补过:弥补过失;饰非:文饰过错。
指掩饰过错。成语出处:清・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16卷:“文士笔墨,为人补过饰非,往往如是。”
以勤补拙
成语解释:用勤奋补救笨拙,含有自谦之意。
成语出处:隋・李德林《〈霸朝集〉序》:“心无别虑,笔不暂停。或毕景忘餐,或连宵不寐。以勤补拙,不遑自处。”
补阙拾遗
成语解释:阙:通“缺”,缺失。
拾遗:补录遗漏。
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张轨传》:“圣王将举大事,必崇三讯之法,朝置谏官以匡大理,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。”
截长补短
成语解释:截:切断。
把长的切下来接补短的。成语出处:宋・度正《条奏便民五事》:“旧城堙废之余,截长补短,可得十之五,为工约二万余工。”
绝长补短
成语解释:绝:切断。
把长的部分切下来;补充短的。指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。比喻事物长短相济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,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挖肉补疮
成语解释:比喻只顾眼前,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。
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外债平议》:“就财政上以论,外债之宜借者,不过为苟安目前、挖肉补疮之计。”
修桥补路
成语解释:修建桥梁,补好道路。旧喻热心公益,解囊行善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,盖寺建塔,修桥补路,惜孤念寡,敬老怜贫。”
于事无补
成语解释:对事情毫无补益。
成语出处:丁玲《风雨中忆萧红》:“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,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