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户的成语

户的成语(共136个)

  • 挨门逐

    āi mén zhú hù

    成语解释:挨家挨户,一家也没有漏掉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61回:“写出岳元帅父子受屈情由,挨门逐户的分派;约齐日子,共上民表,要替岳爷申冤。”

  • 辱门败

    rǔ mén bài hù

    成语解释:指败坏门风,使家族受到差异辱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:“哥哥,俺是甚等样人家,着他辱门败户。”

  • 开放

    mén hù kāi fàng

    成语解释:开着门或像是开着门做某事。也指在对外关系中减少限制,让外国人进入本国进行某些活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:“逮门户开放之既实行,举全大陆为彼族长袖善舞之地。”

  • 枢不朽

    hù shū bù xiǔ

    成语解释:户枢:门的转轴;朽:腐烂,败坏。
    经常转动的门轴就不会朽坏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普传》:“动摇则谷气得消,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,譬有户枢不朽是也。”

  • 打开窗说亮话

    dǎ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

    成语解释:指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朱自清《哀互生》:“人是可以互相爱着的,除了一些成见已深,不愿打开窗户说亮话的。”

  • 道不拾遗,夜不闭

    dào bù shí yí , yè bù bì hù

    成语解释:遗:遗失的东西;户:门。
    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,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》:“子产退而为政五年,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”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运》:“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。”

  • 流水不腐,枢不蝼

    liú shuǐ bù fǔ , hù shū bù ló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。同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尽数》: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,动也。”

  • 楚虽三,亡秦必楚

    chǔ suī sān hù , wáng qín bì chǔ

    成语解释:三户:几户人家;亡:灭;秦:秦国。
    虽只几户人家,也能灭掉秦国。比喻虽小,决心大也能成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故楚南公曰: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
  • 枢不蝼

    hù shū bù lóu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户枢不蠹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尽数》: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,动也。”唐・马总《意林》卷二引作“户枢不蠹”。

  • 列簪缨

    hù liè zān yīng

    成语解释:簪缨: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。
    门前陈列着簪缨。形容做官的荣耀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:“受宠荣,享富贵,户列簪缨,门排画戟。”

  • 亡秦三

    wáng qín sān hù

    成语解释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夫秦灭六国,楚最无罪。
    自怀王入秦不反,楚人怜之至今,故楚南公曰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后因以“亡秦三户”指不畏强暴,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夫秦灭六国,楚最无罪。自怀王入秦不反,楚人怜之至今,故楚南公曰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
  • 之争

    mén hù zhī zhēng

    成语解释:宗派之间的争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・沈桂芬翁同龢等传论》:“然以政见异同,门户之争,牵及朝局,至数十年而未已。”

  • 人家

    xiǎo hù rén jiā

    成语解释:人口少的人家。旧时也指寒微人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九卷:“和氏道:‘我们是小户人家,不像大人家有许多规矩。’”

  • 暴发

    bào fā hù

    成语解释: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书,咱伺候过多少,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,在咱面上混充老爷!”

  • 绸缪牖

    chóu móu yǒu hù

    成语解释:绸缪:紧密缠缚;牖:窗。
    在没有下雨前,就要修缮好门窗。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,防患未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豳风・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