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急的成语

急的成语(共159个)

  • 人所

    jí rén suǒ jí

    成语解释:别人有困难时,设法给予帮助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9回:“要讲急人之急,正该或多或少叫家人立刻拿出银子来,当面给了他,打发他走,何等爽快!”

  • 乱投医

    bìng jí luàn tóu yī

    成语解释:病势沉重,到处乱请医生。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,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紫鹃笑道:‘你也念起佛来,真是新闻!’宝玉笑道:‘所谓病急乱投医了。’”

  • 跳墙

    gǒu jí tiào qiáng

    成语解释:狗急了;能跳墙。比喻走投无路时;不顾一切、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・燕子赋》:“人急烧香,狗急蓦墙。”

  • 流勇退

    jí liú yǒng tuì

    成语解释:勇退:果断地退却或退避。
    在急流中果断退回;比喻做官的人;正当仕途顺利、得意之际就果断地抽身引退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赠善相程杰》诗:“火色上腾虽有数,急流勇退岂无人。”

  • 之务

    bù jí zhī wù

    成语解释:务:事务。
    不紧迫的事务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和传》:“弃不急之务,以修功业之墓,其于名行,岂不善哉!”

  • 转直下

    jí zhuǎn zhí xià

    成语解释:急:突然;转:转变。
    形容形势、情况等。突然转变;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伯韬!时局到底怎样,各人各有看法!也许会急转直下。”

  • 败坏

    qì jí bài huài

    成语解释:上气不接下气;狼狈不堪;慌张失措的样子。形容羞怒、狼狈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五回:“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,走到山寨里叫道:‘苦也!苦也!’”

  • 倒悬之

    dào xuán zhī jí

    成语解释:倒悬:头向下、脚向上悬挂着。
    比喻极其艰难、危险的困境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世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”

  • 操之过

    cāo zhī guò jí

    成语解释:操:做;过:过分 。
   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五行地志中之下》:“匹马觭轮无的反者,操之急矣。”

  • 闲时不烧香,来抱佛脚

    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 , jí lái bào fó jiǎo

    成语解释:抱佛脚:拜佛。
    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:“正是‘闲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。’各各暗笑,落得受了买东西吃。”

  • 平时不烧香,来抱佛脚

  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 , jí lái bào fó jiǎo

    成语解释: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

    成语出处: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1章:“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,一旦听说要考试了,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。”

  • 轻重缓

    qīng zhòng huǎn jí

    成语解释:缓:慢;不急。
   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管仲《管子・国蓄》:“岁有凶穰,故谷有贵贱;令有缓急,故物有轻重。”

  • 缓不济

    huǎn bù jì jí

    成语解释:缓:慢;济:救助。
    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正愁缓不济急,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,是门生的大舅子,他有托门生带来一万银子。”

  • 当务之

    dāng wù zhī jí

    成语解释:当前任务中最急迫的事。当:原为“处于”;现为“当前”;务:应该做的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知者无不知也,当务之为急。”

  • 人之危

    jí rén zhī wēi

    成语解释:急:着急;危:危急。
   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刘守光传》:“公三晋贤士,独不急人之危乎?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