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覆的成语

覆的成语(共114个)

  • 舟载舟

    fù zhōu zài zhōu

    成语解释:覆:颠覆;载:承载。
    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制》:“传曰:‘君者舟也,庶人者水也,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’此之谓也。”

  • 三翻四

    sān fān sì fù

    成语解释:三、四:形容次数之多。
    翻、覆:反复。
    形容变化很多;反复无常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张岱《石匮书后集・烈帝本纪》:“先帝焦于治,以致十七年之天下,三翻四覆,夕改朝更。”

  • 水不收

    fù shuǐ bù shōu

    成语解释:覆:翻、倾倒。
    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,无法挽回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何进传》:“国家之事,亦何容易,覆水不可收。”

  • 翻手为云,手为雨

    fān shǒu wéi yún , fù shǒu wéi yǔ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蒋士铨《空谷香・店缢》:“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,梁间存寡燕,树杪没慈乌。”

  • 水则载舟,水则

    shuǐ zé zài zhōu , shuǐ zé fù zhōu

    成语解释:水能载舟,也能覆舟。比喻民可拥护君主,也能推翻君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孙卿子》:“孔子对鲁哀公曰:‘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。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,君以此,思危,则不危焉。’”

  • 水能载舟,亦能

    shuǐ néng zài zhōu , yì néng fù zhōu

    成语解释:载:承载;覆:倾覆。
   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,事物有利有害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陆贽《奉天论延访朝臣表》:“故喻君为舟,喻人为水,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,舟即君道,水即人情,舟顺水之道则浮,违则没。”

  • 巢无完卵

    fù cháo wú wán luǎn

    成语解释:覆:翻倒。
    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。比喻灭门大祸,无一幸免。又比喻整体毁灭,个体也不能幸存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“大人,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?”

  • 前车已,后车当戒

    qián chē yǐ fù , hòu chē dāng jiè

    成语解释:鉴:教训。
    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周楫《西湖二集・邢君瑞二载幽期》:“前车已覆,后车当戒,仁兄不可……堕其术中,迷而不悟。”

  • 车继轨

    fù chē jì guǐ

    成语解释:覆:翻,倾覆;轨:车辙。
    前面车翻了,后面的车依然照辙行驶。比喻继续按照错误判断行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前鉴不远,覆车继轨。”

  • 难收

    shuǐ fù nán shōu

    成语解释:覆:翻、倾倒。
    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,无法挽回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白《妾薄命》:“雨落不上天,水覆最难收,君情与妾意,各自东西流。”

  • 前戒后

    fù qián jiè hòu

    成语解释:覆:倾覆;戒:防备。
    指前面事情的失败可以为后面事情的借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王方庆传》:“览古人成败之所由,鉴既往存亡之异轨,覆前戒后,居安思危。”

  • 器满将

    qì mǎn jiāng fù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器满则覆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沈德符《野获编・兵部・仇鸾谈兵之舛》:“不敢具宾主,若兵备则竟隅侍,鸾晏然受之。人谓其器满将覆矣。”

  • 亡无日

    fù wáng wú rì

    成语解释:马上就会灭亡,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・康有为传》:“四夷交侵,覆亡无日,非维新变旧,不能自强。”

  • 蕉寻鹿

    fù jiāo xún lù

    成语解释:覆:遮盖;蕉:同“樵”,柴。
    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序:“守株待兔之举,视若不二法门,覆蕉寻鹿之徒,尊为无上妙品。”

  • 鹿遗蕉

    fù lù yí jiāo

    成语解释:覆:遮盖;蕉:同“樵”,柴。
    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闿运《桂阳州志序》:“罗平沼成,明社已屋,覆鹿遗蕉,亡猿灾木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