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污的成语

污的成语(共41个)

  • 狼藉

    tān wū lá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谓贪财纳贿,行为不检,声名败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何充传》:“敦兄含时为庐江郡,贪污狼藉。”

  • 狼籍

    zāng wū lá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黄氏《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故事刘公神道碑》:“要束木之党八人为道州路总管,败政害民,赃污狼籍。”

  • 七八糟

    wū qī bā zāo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十分杂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可是,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,她所知道的'能人'们,都闭着眼瞎混。”

  • 秽言

    huì yán wū yǔ

    成语解释:指粗俗下流、不堪入耳的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宋若华、宋若昭《女语论・和柔章》:“莫学愚妇,不问根源,秽言污语,触突尊贤。”

  • 秽语

    huì yǔ wū yán

    成语解释:秽:污浊,肮脏。
    指粗俗下流、不堪入耳的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4回:“指着唐僧,秃前秃后,秽语污言,不绝口的乱骂。”

  • 受贿

    tān wū shòu huì

    成语解释: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。

    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》:“盗窃国家财产,贪污受贿,这是现钱买卖,清清楚楚,不容易搞错。”

  • 泥而不染

    chū wū ní ér bù rǎ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,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周敦颐《爱莲说》: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。

  • 含垢

    nà wū hán gòu

    成语解释:纳:接受;垢:污秽。
    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  • 藏疾

    nà wū cá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纳:接受;疾:弊病,缺点。
    包藏容纳罪过缺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  • 扬清

    zhuó wū yáng qīng

    成语解释:濯:洗。
    洗去污垢,激扬清澈。比喻扬善除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范泰传》:“臣昔谬得待罪选曹,诚无以濯污扬清。然君子之有智能,犹鵷凤之有文采,俟时而振羽翼。何患不出云霞之上?”

  • 赃官

    zāng guān wū lì

    成语解释:犹贪官污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六二回:“谁知被赃官污吏,淫妇奸夫,通情陷害,监在死囚牢里。”

  • 滥官

    làn guān wū lì

    成语解释:贪污腐化的官吏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一折:“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,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。”

  • 藏垢

    nà wū cáng gòu

    成语解释:纳:容纳;垢:污秽。
   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四节:“所最可痛者,旧病未去,新病复来,日积月涂,纳污藏垢,驯至良医束手,岌岌待亡。”

  • 藏秽

    nà wū cáng huì

    成语解释:纳:容纳;秽:肮脏,污秽。
    包藏容纳污浊肮脏的东西。比喻包容坏人坏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叶适《东嘉开河记》:“故大川浅不胜舟,而小者纳污藏秽,流泉不来,感为疠疫,民之病此,积四五十年矣。”

  • 狼藉

    zāng wū lá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贪污、受贿,名声败坏,不可收拾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武帝纪》:“长吏多阿富贵戚,脏污狼藉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