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策的成语

策的成语(共68个)

  • 帷幄

    yùn cè wéi wò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运筹帷幄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谭嗣同《上欧阳瓣薑师书》:“若乃运策帷幄,折冲樽俎,何以图恢复,何以靖海氛,自智勇不世出之事,非鄙心所敢任。”

  • 据梧

    zhī cè jù wú

    成语解释:语本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昭文之鼓琴也,师旷之枝策也,惠子之据梧也,三子之知,几乎皆其盛者也,故载之末年。
    ”此谓昭文弹琴、师旷持杖击节、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,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,所以载誉于晚年。后以“支策据梧”形容用心劳神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本《庄子・齐物论》:“昭文之鼓琴也,师旷之枝策也,惠子之据梧也,三子之知,几乎皆其盛者也,故载之末年。”

  • 运帷幄

    chóu cè yùn wéi wò

    成语解释:谓筹划军事方略。三国魏王粲《从军诗》之四: “筹策运帷幄,一由我圣君。
    ” 参见:○运筹帷幄。

  • 三十六,走为上计

    sān shí liù cè , zǒu wéi shàng jì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无力抵抗敌人,以逃走为上策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,没有别的好办法,只能出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王敬则传》:敬则曰:‘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汝父子唯应急走耳。’

  • 三十六计,走为上

    sān shí liù jì , zǒu wéi shàng cè
  • 名委质

    cè míng wěi zhì

    成语解释: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策名委质,贰乃辟也。”杜预注:“名书于所臣之策。”孔颖达疏:“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,以明系属之也。”

  • 运筹建

    yùn chóu jiàn cè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运筹决策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李德林传》:“运筹建策,通幽达冥,从命者获安,违命者悉祸。”

  • 名就列

    cè míng jiù liè

    成语解释:书名于策,就位朝班。意指做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太宗纪上》:“然情存今古,世踵浇季,而策名就列,或乖大礼。”

  • 凿龟数

    záo guī shǔ cè

    成语解释:凿龟:钻灼龟甲,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;数策:数蓍草的茎,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。
    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饰邪》:“赵又尝凿龟数策而北伐燕,将劫燕以逆秦,兆曰大吉。”

  • 运筹决

    yùn chóu jué cè

    成语解释:筹划情况,拟订作战策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:“赤壁鏖兵用火攻,运筹决策尽皆同。”郑观应《盛世危言・练兵》:“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……犹备有参佐数员,常与运筹决策,以资历练而审机宜。”

  • 顽磨钝

    cè wán mó dùn

    成语解释:鞭策愚顽,磨砺迟钝。极言勉力奋进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二折:“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,不厌勤,抵多少策顽磨钝,也只为不如人,学做儒人。”

  • 神机

    miào cè shén jī
  • 如神

    miào cè rú shé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计策非常高超。

  • 庙胜之

    miào shèng zhī cè

    成语解释:庙:庙堂,指朝廷。
    朝廷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,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赵充国传》:诚恐它夷卒有不遇之变,相因并起,为主明忧,诚非素定庙胜之策。

  • 出奇划

    chū qí huá cè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出谋划策。

    成语出处:沙汀《淘金记》十二:“他就经常替他们出奇划策,为着种种吃人害人的事情准备堂皇的理由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