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且的成语

且的成语(共28个)

  • 得过

    dé guò qiě guò

    成语解释:得:能够;且:姑且。
    只要勉强过得去;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;没有长远打算;也指工作敷衍了事;不负责任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小孙屠》戏文第四出:“孩儿,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,怕家中得过且过,出去做甚的?”

  • 得饶人处饶人

    dé ráo rén chù qiě ráo rén

    成语解释:指做事不要做绝,须留有余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唾玉集・常谈出处》:“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,常饶人先,其诗曰:‘自出洞来无敌手,得饶人处且饶人。’”

  • 逢人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

  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 , 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

    成语解释:逢:遇见。
    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,与公子携手下船,正是: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”

  • 因循

    gǒu qiě yīn xún

    成语解释:苟且:只图目前,得过且过;因循:拖沓,疲沓。
    沿袭旧的,敷衍应付,得过且过,不求进取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王安石《让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臣愿陛下鉴汉、唐、五代之所以乱亡,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,明诏大臣,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。”

  • 偷安

    gǒu qiě tōu ān

    成语解释:不求上进;不顾将来;只贪图眼前的安宁。苟且:得过且过;偷安:贪图安逸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策略三》:“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,怠惰而不肃,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。”

  • 偷生

    gǒu qiě tōu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不求长远利益;只图眼前生存。苟且:得过且过;偷生:贪图生存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王令《与杜子长书》:“令贫无资,身术从礼,有责不敢易。受寒饿死,俱辱先人后,以故苟且偷生。”

  • qiě zhàn qiě zǒu

    成语解释:且:指两件事同时并进;走:逃跑。
    一边作战,一边逃跑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9回:“如来日魏兵到,锐气正盛,不可便迎,且战且走。”

  • 退

    qiě zhàn qiě tuì

    成语解释:一边作战,一边退却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8回:“北军奋勇,四门杀出,我军且战且退,诱北军四散离城。”

  • 因循苟

    yīn xún gǒu qiě

    成语解释:因循:沿袭;苟且:敷衍;马虎。
    沿袭旧的一套;敷衍了事;不求革新。形容只图维持现状;得过且过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吕祖谦《答潘叔度》:“以此等语言自恕,则因循苟且,无一事可为矣!”

  • 得缩头时缩头

    dé suō tóu shí qiě suō tóu

    成语解释:指在必要时采取低姿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第八卷:“僧问: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’师曰:‘入市乌龟。’曰:‘意旨如何?’师曰:‘得缩头时且缩头。’”

  • 逢人说三分话

  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

    成语解释:逢:遇见。
    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,与公子携手下船,正是: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”

  • 有耻

    yǒu chǐ qiě gé

    成语解释:谓人有知耻之心,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
  • 偷安苟

    tōu ān gǒu qiě

    成语解释:苟且:得过且过;偷安:贪图安逸。
    只顾眼前的安逸,不顾将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》:“其幸存者,亦皆偷安苟且,不为子孙长久虑。”

  • 听下回分解

    qiě tīng xià huí fēn jiě

    成语解释:分解:叙述。
    宋元以来章回小说结束语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毕竟史进与三个头领怎地脱身,且听下回分解。”

  • 食蛤蜊

    qiě shí há lí

    成语解释:《南史·王融传》:“(融)诣王僧佑,因遇沉昭略,未相识。
    昭略屡顾盼,谓主人曰:‘是何年少?’融殊不平,谓曰:‘仆出于扶桑,入于汤谷,照耀天下,谁云不知,而卿此问?’昭略云:‘不知许事,且食蛤蜊
    ’”后用以指姑置不问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王融传》:“(融)诣王僧佑,因遇沉昭略,未相识。昭略屡顾盼,谓主人曰:‘是何年少?’融殊不平,谓曰:‘仆出于扶桑,入于汤谷,照耀天下,谁云不知,而卿此问?’昭略云:‘不知许事,且食蛤蜊。’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