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床的成语

床的成语(共80个)

  • 上安

    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不必要的重叠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陈 姚最《续画品・毛棱》:“善于布置,略不烦草。若比方诸父,则床上安床。”

  • 上施

    chuáng shàng shī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多余和重复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序致》:“晋魏已来所着诸子,理重事复,递相模效,犹屋下架屋,床上施床耳。”

  • 下安

    chuáng xià ān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无谓之重复。同“床上施床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十九:“[邵雍]平生不为训解之学,尝曰:‘经意自明,苦人不知耳。屋下盖屋,床下安床,滋惑矣。’”

  • 上叠

    chuáng shàng dié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多余和重复。同“床上施床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徐渭《四书绘>序》:“而传注讲章,转相缠说,未免床上叠床。”

  • 架屋

    dié chuáng jià wū

    成语解释:床上叠床;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复累赘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序致》:“魏晋已来,所著诸子,理重事复,递相模斅,犹屋下架屋,床上施床耳。”

  • 捣枕

    chuí chuáng dǎo zhě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辗转难以入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捉鬼传》第七回:“风流鬼无奈……这一晚捶床捣枕,翻来翻去,如何睡得着。”

  • 鸡骨支

    jī gǔ zhī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。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。也形容十分消瘦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德行》:“王戎,和峤同时遭打丧,俱以孝称,王鸡骨支床,和哭泣备礼。”

  • 锦被遮盖

    yī chuáng jǐn bèi zhē gà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请求别人通融、庇护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周密《齐东野语・淮西之变》:“寻常伏事太尉不周,今日乞做一床锦被遮盖。”

  • 龟冷搘

    guī lěng zhī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壮志未酬,蛰居待时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龟策列传褚少孙论》:“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,行二十余岁,老人死,移床,龟尚生不死。”

  • 龟冷支

    guī lěng zhī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壮志未酬,蛰居待时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龟策列传褚少孙论》:“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,行二十余岁,老人死,移床,龟尚生不死。”

  • 下牛斗

    chuáng xià niú dòu

    成语解释:听到床下蚂蚁动,误以为牛在相斗。形容体衰耳聪,极度过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殷仲堪传》:“仲堪父尝患耳聪,闻床下蚁动,谓之牛斗。”

  • 头金尽

    chuáng tóu jīn jìn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形容钱财用尽;陷入贫困的境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张籍《行路难》诗:“君不见床头黄金尽,壮士无颜色。”

  • 夜雨对

    yè yǔ duì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,在一起亲切交谈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郑谷《思图昉上人》:“每思闻净话,夜雨对绳床。”

  • 异梦

  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

    成语解释:睡在一张床上;做着不同的梦。原指夫妻感情不和。比喻同作一件事;各有各的打算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与朱元晦秘书书・乙巳春书之一》:“同床各做梦,周公且不能学得,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!”

  • 坦腹

    dōng chuáng tǎn fù

    成语解释:露出肚皮睡在东床;喻指做女婿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雅量》:“闻来觅婿,咸自矜持;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,如不闻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