聋的成语(共43个)
装聋做哑
成语解释:假装聋哑。指故意不理睬,只当不知道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方氏已许出了口,不好悔得,只得装聋做哑,听他娶了一个妾。”
装聋卖傻
成语解释:故意装作聋子傻子。形容明明知道,假装糊涂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二二:“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,告诉他们抵抗敌人,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,而不到战场上去呢?”
装聋作痴
成语解释:假装聋哑痴呆。指故意不理睬,只当不知道。
耳聋眼黑
成语解释: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,眼睛变瞎。
成语出处:清・翟灏《通俗编・身体・耳聋眼黑》:“《传灯录》,百丈被马祖一喝,直得三日耳聋眼黑。”
发瞽振聋
成语解释:发:开启;瞽:盲人;振:振动;聋:耳聋。
使盲人也能看见,使聋人也听得见。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。成语出处:汉・枚乘《七发》:“当时之是,虽有淹病滞疾,犹将伸佉起蹙,发瞽振聋而观望之也。”
启聩振聋
成语解释:聩:耳聋。
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指力量强大。成语出处:清・邓显鹤《邹君墓志铭》:“居德善俗,启聩振聋,儒者之效,匪徒言说。”
启瞶振聋
成语解释: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。
眼瞎耳聋
成语解释:看不见也听不到。比喻对周围情况完全不了解。
成语出处:京剧《平原作战》第八场:“日本鬼子眼瞎耳聋,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。”
震聋发聩
成语解释:使昏昧糊涂,不明事理的人,为之震惊,受到启发。
成语出处:刘心武《写在水仙花旁》一:“一旦有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品出现,形同震聋发聩,会引起强烈的反响。”
振聋启聩
成语解释:聩:耳聋。
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指力量强大。成语出处: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六章:“创办一个《民心日报》,想在舆论方面,多做些振聋启聩的工作。”
启瞆振聋
成语解释: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。
以聋辨声
成语解释:用聋的耳朵辨别声音。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修身》:“不是师法,而好自用,譬之是犹以盲辨色、以聋辨声也,舍乱妄无为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