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的成语(共147个)
- 全始全终- 成语解释:全:完备,齐全;终:结束。 
 从头到尾都很完善。形容办事认真,有头有尾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2卷:“而今更有一段话,又只因一句戏言,致得两边错认,得了一个老婆。全始全终,比前话更为完美。” 
- 终日终夜- 成语解释:终:竟,尽。 
 整天整夜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 
- 自始自终- 成语解释:从开始到末了。表示一贯到底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二十:“先皇帝与汴军校战,自始至终,马数才万。今有铁马三万五千,不能使九州混一,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。” 
- 老有所终- 成语解释: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运》:“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。” 
- 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- 成语解释:饱:吃足;终日:整天。 
 整天吃得饱饱的,什么事也不干,什么事也不思考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子曰:‘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’” 
- 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- 成语解释:饱:吃足;终日:整天。 
 整天吃得饱饱的,什么事也不干。- 成语出处:吕振羽《简明中国通史》第九章:“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,品质却是最恶劣的。” 
- 送君千里,终须一别- 成语解释:君:敬称对方;终:终究。 
 送多远的路,终究要分别。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哥哥,送君千里,终有一别,哥哥你回去。” 
- 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- 成语解释:靡:无;初:开始;鲜:少;克:能。 
 事情都有个开头,但很少能到终了。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。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荡》:“天生烝民,其命匪谌,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 
- 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- 成语解释:及:涉及;义:正经的道理。 
 指整日在一起,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惠,难矣哉!” 
- 涓涓不壅,终为江河- 成语解释:壅:堵塞。 
 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,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。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,就会酿成大的问题。-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王肃《孔子家语・观周》:“涓涓不壅,终为江河,绵绵不绝,或成网罗。” 
- 皇皇不可终日- 成语解释: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。 -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:“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,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。” 
- 牡丹花好,终须绿叶扶持- 成语解释: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帮助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有了银钱,却又只怕没人,又道是:牡丹花好,终须绿叶扶持。” 
- 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- 成语解释:终身:人的一生。 
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,莫过于培养人才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齐・管仲《管子・权修》:“十年之计,莫如树林,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 
- 终身让路,不枉百步- 成语解释:枉:白白地,冤枉。 
 一辈子给人让路,也不会多走一百步冤枉路。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什么损失。-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朱敬则传》:“敬则兄仁轨……尝诲子弟曰:‘终身让路,不枉百步;终身让畔,不失一段。’” 
- 曲终奏雅- 成语解释: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。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。也比喻结局很好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司马相如列传论》:“扬雄以为靡丽之赋,劝百而风一,犹聘郑卫之声,曲终而奏雅,不已亏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