棋的成语(共29个)
举棋不定
成语解释:举:拿起;拿着。
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。比喻临事犹豫不决;拿不定主意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弈者举棋不定,不胜其耦。”
一盘棋
成语解释:一个回合的对弈。整个棋盘的势态,比喻各局部之间互相协调,服从全局。
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8回:“西门庆还把他强死强活拉到李瓶儿房内,下了一盘棋,吃了一回酒。”
琴棋书画
成语解释:弹琴、弈棋、写字、绘画。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。
成语出处:宋・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五:“唐高测,彭州人。聪明博识,文翰纵横。至于天文历数,琴棋书画,长笛胡琴,率梁朝朱异之流。”
棋逢对手
成语解释:逢:遇到;对手:竞赛中本领不相上下的对方。
比喻作战或竞技双方力量水平相当;难分高低。成语出处:唐・尚颜《怀陆龟蒙处士》诗:“事免伤心否,棋逢敌手无。”
星罗棋布
成语解释: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。形容数量很多;分布很广。罗:罗列;布:分布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列卒周匝,星罗云布。”
棋逢敌手
成语解释:比喻彼此本领不相上下。
成语出处:唐・尚颜《怀陆龟蒙处士》诗:“事免伤心否,棋逢敌手无。”
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
成语解释:逢:遭遇,遇见。
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,不相上下。成语出处:清・无名氏《说唐》第63回:“正是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,两人大战三十余合。”
棋高一着,束手缚脚
成语解释:一着:下棋时走一步。
跟棋艺比自己高的人下棋,自己显得笨拙。比喻技术高人一头,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。成语出处: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55回:“你的见识是比我高,人家说我怕你,棋高一着,束手缚脚,真叫我怎么不怕呢?”
棋逢对手,将遇良才
成语解释:逢:遭遇,遇见。
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,不相上下。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4回:“他两个在半空中,这场好杀。棋逢对手,将遇良才。”
棋高一着,缚手缚脚
成语解释:本指棋艺,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,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正所谓‘棋高一着,缚手缚脚。’”
棋布错峙
成语解释:谓如对弈双方所着棋子般交错对峙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代滕甫论西夏书》:“陛下因而分裂之,即用其酋豪,命以爵秩,棋布错峙,务使相仇。”
置棋不定
成语解释:置:放。
指下棋时不知怎样下子才好。比喻遇事犹疑不决。成语出处:宋・李纲《议责成》:“譬犹奕者,置棋不定,不足以胜敌。”
举棋若定
成语解释:下棋子好像有预断。比喻行事沉着果断。
成语出处:朱德《十月战景》诗:“战事从来似弈棋,举棋若定自无悲。”
长安棋局
成语解释: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秋兴》诗之四:“闻道长安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胜悲。”
全国一盘棋
成语解释: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,全面安排,互相协作。
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》:“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,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,集中力量,保证重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