磕的成语(共19个)
磕头如捣蒜
成语解释:磕头如同蒜锤捣蒜那么快。形容求饶的狼狈相。
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0回:“那吴典恩慌的磕头如捣蒜。”
磕头碰脑
成语解释: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,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。
成语出处: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3回:“这有何难?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,磕头碰脑,满路都是同年,这有甚么难处!”
绊绊磕磕
成语解释: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。
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21章:“一人拖拉一双,在烂席片炕上绊绊磕磕跑着,高兴得呜呜直喊叫。”
撞头磕脑
成语解释:比喻碰壁,行不通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49卷:“政如义理。只理会得二三分,便道只恁地得了,却不知前面撞头磕脑。”
磕磕绊绊
成语解释:跌跌撞撞,指不太顺利。
成语出处:清・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63回:“不多一时,来到跟前,把那个老者吓得磕磕绊绊地跑了个无踪无影。”
磕头如捣
成语解释:磕头:跪在地上头碰地。
捣:捶打。
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。成语出处:清・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14回:“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:‘我等肉眼凡夫,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。’”
磕牙料嘴
成语解释:多嘴多舌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三折:“咱与你甚班辈,自来不相会,走将来嗑牙料嘴。”
磕头烧香
成语解释:比喻求人说好话。
跌磕蹭蹬
成语解释:指人倒霉,不顺利。
磕头礼拜
成语解释:磕头:旧时礼节,跪在地上头碰地。
礼拜: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。
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小张屠》第三折:“你只望着大安州磕头礼拜。”
闲磕牙
成语解释:磕牙:指说话。
指说闲话,聊天。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没人处则会闲磕牙,就里空奸诈。
东磕西撞
成语解释:犹言东奔西撞。
成语出处: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五回:“你道这几件事岂是容易做的?这都是要脚奔波,足不沾地的勾当,岂是教书人所为?[汪为露]失了魂的一般东磕西撞。”
楞头磕脑
成语解释:见“楞头楞脑”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鼓书艺人》十五:“打头的是小刘,楞头磕脑地就撞了进来,站在一边,光哆嗦,不说话。” 又《骆驼祥子》一:“一搁下了事,他心中不痛快,便有点楞头磕脑的。”
愣头磕脑
成语解释:楞:呆,失神。
形容言行鲁莽冒失或发愣的样子。成语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一搁下了事,他心中不痛快,便有点愣头磕脑的。
磕头撞脑
成语解释:磕、撞:碰。
跑在地上叩头行礼。也指用头顶撞他人,表明不肯善罢干休。也形容由于人多,人与人之间相互拥挤碰撞。成语出处:元・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三折:自家扬州奴,我往常但出门,磕头碰脑的都是我那朋友兄弟;今日见我穷了,见了我都躲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