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的成语(共82个)
- 酒令如军令- 成语解释:比喻喝酒行令如同军令一样严格,必须执行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齐悼惠王世家》:高后令刘章为酒吏,请以军法行酒。诸吕有一人醉亡酒,章追仗剑斩之。 
- 矮子队里选将军- 成语解释:指勉强挑选。比喻挑选余地小,难以选出合适的人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十二楼・夺锦楼》:矮子队里选将军,叫我如何选得出? 
- 三军易得,一将难求- 成语解释:征集成千的兵士很容易,担找一个好的将领却很难。形容良才难得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陡恁的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 
- 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- 成语解释:三军:指军队;夺:指打击;气:士气;心:决心。 
 用兵作战首先要设法削弱敌人的士气,扰乱和动摇敌将的决心。- 成语出处:《孙子・军争》:故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。是故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。故善用兵者,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,此治气者也。 
- 贲军之将- 成语解释:贲:覆败。 
 打了败仗的将领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射仪》:“贲军之将,亡国之大夫。” 
- 气冠三军- 成语解释:三军:军队的总称。 
 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高彪传》:“吕尚七十,气冠三军,诗人作歌,如鹰如鴠。” 
- 行军动众- 成语解释:众:大队人马。 
 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-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朗传》:“且雨水方盛,非行军动众之时。” 
- 息军养士- 成语解释:息:休息,修整。 
 修整军队,积蓄力量,准备再战。-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按甲寝兵,息军养士,待时而动。” 
- 破军杀将- 成语解释:①军被破,将被杀。谓全军覆没。②攻破敌军,杀死敌将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秦策》:“昔者,齐人伐楚,战胜,破军杀将,再辟千里。” 
- 勇贯三军- 成语解释:贯:通“冠”,第一;三军:军队的总称。 
 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。- 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回:“吾想黑身有异术,勇贯三军,吾非敌手。” 
- 别张一军- 成语解释:张:设立;军:军队。 
 另外建立一支军队。也比喻另外开辟新的领域。
- 损军折将- 成语解释:犹损兵折将。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。指作战失利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乐毅图齐》第一折:“不争你和他相持,损军折将,则不如紧守城池。” 
- 按军不动- 成语解释:见“按兵不动”。宋·苏轼《张文定公墓志铭》:“公即料简将士,声言出寨,实~。 
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