惮的成语(共19个)
恣无忌惮
成语解释:犹肆无忌惮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五回:“承辉做了帐房,一切上下人等,都是自己牙爪,是恣无忌惮的了。”
益无忌惮
成语解释:益:更加;忌惮:顾忌。
更加没有顾忌。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壬午应诏封事》:“适所以使之窥见我之底蕴,知我之无谋,而益无忌惮耳。”
过勿惮改
成语解释:贤者勇于认错勇于改进,并时时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样的过错。
勿,亦禁止之辞。惮,畏难也。
自治不勇,则恶日长,故有过则当速改,不可畏难而苟安也。程子曰:“学问之道无他也,知其不善,则速改以从善而已。
”
程子曰:“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。
”
游氏曰:“君子之道,以威重为质,而学以成之。
学之道,必以忠信为主,而以胜己者辅之。然或吝于改过,则终无以入德,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,故以过勿惮改终焉。”。成语出处:《论语.学而》子曰: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。无友不如己者。过则勿惮改。”后汉书・卷六十八:“事失宜正,过勿惮改。天下通丧,可如旧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