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的成语(共142个)
安魂定魄
成语解释:魂、魄:人的灵气、精神。
指使人心安定。成语出处:明・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三十四出:“不寻常,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。”
一定不移
成语解释:见“一定不易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闲情偶寄・词曲・音律》:“至于填词一道,则句之长短,字之多寡,声之平、上、去、入,韵之清浊阴阳,皆有一定不移之格。”
人定胜天
成语解释:人力能够战胜自然。
成语出处:宋・刘过《龙川集・襄阳歌》:“人定兮胜天,半壁久无胡日月。”
惊魂未定
成语解释:惊魂:受惊吓的心灵。
形容受惊吓后;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谢量移汝州表》:“只影自怜,命寄江湖之上;惊魂未定,梦游缧绁之中。”
忐忑不定
成语解释:同“忐忑不安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十六回:“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。”
命中注定
成语解释:命:命运;人一生的遭遇;注定:预先决定。
旧时迷信说法;指命运早已决定了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这是我命中注定,该做他家的女婿。”
笃定泰山
成语解释:像泰山那样稳定。比喻有绝对把握,无须忧虑。
成语出处: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那没问题,包在我身上,笃定泰山。”
温凊定省
成语解释:冬温夏凊、昏定晨省的省称。谓冬天温被,夏天扇席,晚上侍候睡定,早晨前往请安。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。语本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定而晨省。
”。成语出处:语出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定而晨省。”
温清定省
成语解释:冬天使被子温暖,夏日让室内清凉,晚间给父母安睡,早晨起来问候安好。形容对父母尽心侍奉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清,昏定而晨省。
昏定晨省
成语解释:昏:天刚黑;省:探望、问候。
晚间服侍就寝,早上省视问安。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定而晨省。”
捉摸不定
成语解释:估量不透。捉摸:猜测,预料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却说朱武、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,捉摸不定。”
传檄而定
成语解释:檄:讨敌文书;定:平定。
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纸文书,就可以降服敌方,安定局势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今大王举而东,三秦可传檄而定也。”
一锤定音
成语解释:比喻做事干脆,说了算数。
成语出处:刘绍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:“他不声不响,却是一家之主;女儿中意,老伴点头,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。”
一口咬定
成语解释:一口咬住不放。比喻坚持一个廉洁,再不改口。
成语出处:清・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十回:“先把住持僧慧修,严行审讯,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,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。”
老僧入定
成语解释:和尚静坐,使心定于一处,不起杂念,叫入定。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。
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0回:“却是个黑瘦老者,危然端坐,仿佛老僧入定一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