舜的成语(共15个)
- 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- 成语解释:遵循尧舜之道,效法周文王、周武王之制。 -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中庸》:“仲尼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。” 
- 女中尧舜- 成语解释:尧舜: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。 
 妇女中的贤明人物。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。-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》:“临政九年,朝廷清明,华夏绥定……人以为女中尧舜。” 
- 禹行舜趋- 成语解释: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禹行而舜趋,是子张氏之贱儒也。 
 ”杨倞注:“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。
 ”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。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。- 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非十二子》:“禹行而舜趋,是子张氏之贱儒也。”杨倞注:“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。” 
- 舜日尧年- 成语解释:比喻升平盛世。尧舜,均为古代贤君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沈约《四时白狞歌・春白狞》:“佩服瑶草驻容色,舜日尧年欢无极。” 
- 尧趋舜步- 成语解释:①谓如尧舜之行。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。②指尧舜的德政。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。 -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乐志》:“皇帝降席,流云四开,尧趋舜步,下蹑天堦。” 
- 尧年舜日- 成语解释: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。 - 成语出处:五代十国・前蜀・毛文锡《甘州遍》词:“尧年舜日,乐圣永无忧。” 
- 人非尧舜,谁能尽善- 成语解释:尧舜:传说中上古的两位帝王。 
 一般的人并非尧舜那样的圣贤,谁能够尽善尽美呢。比喻人不可能没有缺点。- 成语出处:唐・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且人非尧舜,谁能尽善? 
- 尧鼓舜木- 成语解释:尧、舜: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;鼓:谏鼓;木:箴木。 
 尧门旁设谏鼓,舜门外置箴木。形容君主贤明,能随时接受意见,听取忠告。-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褚亮传》:尧木纳谏,舜木求箴。 
- 尧长舜短- 成语解释:尧、舜: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。 
 尧身材高大,舜身量矮小。尧高舜矮,均是圣明的君主。比喻不可以貌取人。- 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非用》:盖帝尧长,帝舜短;文王长,周公短;仲尼长,子弓短。 
- 舜日尧天- 成语解释:见“舜日尧年”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4回:“今果然民安物阜,的确舜日尧天,夸之不尽。” 
- 祖舜宗尧- 成语解释:祖:效法,沿袭。 
 效法、遵循尧舜之道。-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十样锦》第一折:“祖舜宗尧,太平之兆。” 
- 尧天舜日- 成语解释:比喻太平盛世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沈约《四时白纻歌》:“佩服瑶草驻容色,舜日尧年欢无极。” 
- 尧舜千钟- 成语解释:钟:古代酒器。 
 像尧、舜那样一次能饮许多钟酒。比喻人的酒量大。- 成语出处:《孔从子・儒服》:尧舜千钟,孔子百觚;子路嗑嗑,尚饮十榼。古之圣贤,无不能饮者。 
- 尧雨舜风- 成语解释:尧、舜: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。 
 传说尧、舜行德政,像春风夏雨一样,沐浴着百姓,使百姓受到恩泽。比喻太平盛世。- 成语出处:《普庵录》卷一:金枝玉叶镇芬芳,尧雨舜风常普济。 
- 尧风舜雨- 成语解释:尧、舜: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。 
 传说尧、舜行德政,像春风夏雨一样,沐浴着百姓,使百姓受到恩泽。比喻太平盛世。- 成语出处:《普庵录》卷一:金枝玉叶镇芬芳,尧雨舜风常普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