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面的成语

面的成语(共420个)

  • 嗔拳不打笑

    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6回:“自古嗔拳不打笑面,他又不曾伤犯着你,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,没钱罢了,如何只顾打他?”

  • 装门

    zhuāng mén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表面伪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74回:“左右是你的老婆,替你装门面。”

  • 锣,对

    dāng miàn luó , duì miàn gǔ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面对面地商量、对证或争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1回:“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话,他如何就慌了。要是我,你两个当面锣、对面鼓的对不是!”

  • 丧心

    méng miàn sàng xīn

    成语解释:蒙:包,遮蔽。
    遮起脸面,不讲良心。比喻厚颜无耻,伤天害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・哄丁》:“你的罪过,朝野俱知,蒙面丧心,还敢入庙!”

  • 之旧

    bàn miàn zhī jiù

    成语解释:半面:见过面;旧:原先,引申为旧友。
    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初应进士时,中朝无缌麻之亲,达官无半面之旧。”

  • 悛心

    gé miàn quān xī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革面洗心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刘禹锡《代谢赴行营表》:“以忠义感胁从之伍,以含弘安反侧之徒。革面悛心,期乎不日。”

  • 目可憎

    miàn mù kě zēng

    成语解释:面目:面貌;可憎:令人厌恶。
    相貌丑陋;令人厌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,语言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”

  • 红耳赤

    miàn hóng ěr chì

    成语解释:脸和耳朵都红了。形容因羞愧、窘迫、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:“今人有些小利害,便至于头红耳赤;子文却三仕三已,略无喜愠。”

  • 八方

    sì miàn bā fāng

    成语解释:八方:指四方四隅;即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;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四隅;泛指周围。
    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・卷九・学三》:“如孔子教人,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,未尝说出大头脑处,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,也自见得个大头脑。”

  • 授机宜

    miàn shòu jī yí

    成语解释: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
    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与孙子思七首》:“书四纸,并药方驰上方,须面授其秘也。”

  • 三头两

    sān tóu liǎng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。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商隐《杂纂》:“三头两面趋奉人。”

  • 春风

    mǎn miàn chūn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
    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丽春堂》第一折:“得胜归来喜笑浓,气昂昂,志卷长虹,饮千钟,满面春风。”

  • 獠牙

    qīng miàn liáo yá

    成语解释:青面:靛青色的脸;獠牙:露在嘴外面的长牙。
    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。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汤显祖《牡丹亭・圆驾》:“似这般狰狞汉,叫喳喳。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,也不似今番怕。”

  • 洗心回

    xǐ xīn huí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洗心革面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谦益《王淑士墓志铭》:“习其反复教诲,出于至诚,莫不洗心回面,誓不忍负。”

  • 见光

    bā miàn jiàn guā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非常世故,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,八面儿见光,包罗万象,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