悉的成语(共23个)
铢两悉称
成语解释:形容两方面轻重相等;优劣相当(铢: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;据说六铢为一锱;四锱为一两)。
成语出处:明・周晖《金陵琐事》:“梁同考坐吏书之左,去官三百余员,铢两悉称,士林服之,士林荣之,此皆破格之异命也。”
纤悉无遗
成语解释:纤悉:细微详尽;遗:遗漏。
一点都没有遗漏。成语出处:唐・李珏《唐丞相太子少师牛僧孺神道碑铭序》:“自婴疾至于捐馆,谈笑语言,宴居自若,口占理命,纤悉无遗。”
至纤至悉
成语解释:纤:细微;悉:详尽。
形容极其细致周密。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古之治天下,至纤至悉也,故其畜积足恃。”
至孅至悉
成语解释:孅:通“纤”;悉:详尽。
形容极其细致周密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食货志》:“古之治天下,至孅至悉也。”
工力悉敌
成语解释:工力:功夫和力量;悉:完全;敌:相当。
双方的功夫、力量;不相上下。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。成语出处:宋・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:“及闻其评,曰:‘二诗工力悉敌。’”
悉索敝赋
成语解释:悉:全部;索:尽;敝:谦辞,谓不精良。
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。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八年》:“敝邑之人,不敢宁处,悉索敝赋,以讨于蔡。”
悉听尊便
成语解释:一切由您的意思。
成语出处:茅盾《如是我见我闻》:“那同志忿极而去,亦声言,‘悉听尊便,自寻活路。’”
悉索薄赋
成语解释:见“悉索敝赋”。
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要略》:“武王继文王之业,用太公之谋,悉索薄赋,躬擐甲胄,以伐无道而讨不义。”
洞悉其奸
成语解释:洞:洞察,洞悉;奸:奸伪。
看清楚别人的阴谋诡计。形容观察能力强,看问题敏锐。成语出处:明・沈德符《野获编・列朝・庙议献谄不用》:“甫出口,而上已洞悉其奸,斥逐不已。”
洞悉底蕴
成语解释:洞:深入,透彻;悉:知道;底蕴:事物的内容。
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。成语出处:清・钱泳《履园丛话・耆旧・十兰判官》:“先生自幼通于小学,及长,博极群书,于汉、唐先儒之学,无不洞悉底蕴。”
悉帅敝赋
成语解释:见“悉索敝赋”。
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鲁语下》:“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,使叔孙豹悉帅敝赋,踦跂毕行。”
洞悉无遗
成语解释:洞:深入,透彻;洞悉:知道。
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。成语出处:孙中山《伦敦被难记》:“此人之果为谁,及其抵英国后之一举一动,本使馆洞悉无遗。”
悉心戮力
成语解释:悉心:尽心。
竭尽智慧和力量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武帝记》:“其内外众官,各悉心戮力,以康庶事。”
一体知悉
成语解释:一体:一律。
一律知晓。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亦可传与各洞妖王,一体知悉。”
悉心竭虑
成语解释:悉:全,尽;竭:用尽;虑:考虑,思考。
用心思考,竭诚尽力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五卷:“原来那时正值天旱,太宗皇帝诏五品以上官员,都要悉心竭虑,直言得失,以凭采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