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低的成语

低的成语(共96个)

  • 首下心

    dī shǒu xià xīn

    成语解释:首:头;下心:屈服于人。
    形容屈服顺从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祭鳄鱼文》:“刺史虽驽弱,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,伈伈睍睍,为民吏羞,以偷活于此邪?”

  • 在人屋檐下,不得不

    zài rén wū yán xià , bù dé bù dī tó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受制于人,只得顺从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上饶集中营・炼狱杂记》:“他劝你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,在人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”

  • 在人矮檐下,怎敢不

    zài rén ǎi yán xià , zěn gǎn bù dī tó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受制于人,只得顺从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:“古人道:‘不怕官,只怕管。’‘在人矮檐下,怎敢不低头。’只是小心便是。”

  • 山高水

    shān gāo shuǐ dī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;多指死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若是留提辖在此,诚恐有些山高水低,教提辖怨怅;若不留提辖来,许多面皮都不好看。”

  • 不识高

    bù shí gāo dī

    成语解释:识:知道,认识。
   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、轻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1回:“你这小畜生,不识高低!看棍!”

  • 不知高

    bù zhī gāo dī

    成语解释: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・吕洞宾飞剑斩黄龙》:“洞宾见了,叫声好,不知高低。”

  • 三下四

    dī sān xià sì

    成语解释:指地位、工作等很卑下;低人一等。也指神态恭顺卑屈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・听稗》:“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,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。”

  • 声下气

    dī shēng xià qì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5回:“这里只苦了袭人,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。”

  • 不就

    gāo dī bù jiù

    成语解释:就:成。
    高者无力得到,低者又不屑迁就。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因此高低不就,把女儿直挨到一十八岁,尚未许人。”

  • 七高八

    qī gāo bā dī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道路不平坦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三回:“独自一个,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,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。”

  • 浅斟

    qiǎn zhēn dī chàng

    成语解释:慢慢地喝酒,低低地歌唱。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陶穀《清异录・释族》:“李煜乘醉,大书石壁曰:‘浅斟低唱,偎红倚翠。’”

  • 眼高手

    yǎn gāo shǒu dī

    成语解释:眼高:眼界高;手低:指办事能力低。
    形容要求的标准高;但实际工作能力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陈确《与吴仲木书》:“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,不轻下笔,终是眼高手生,鲜能入彀。”

  • 做小

    fú dī zuò xiǎo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低声下气,巴结奉承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尚仲贤《三夺槊》第二折:“他立下功劳,怎肯伏低做小。”

  • 唱浅斟

    dī chàng qiǎn zhēn

    成语解释:低唱:轻柔地歌唱;斟:喝酒。
    听人轻柔地歌唱,并自在地慢慢饮酒。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无名氏《湘湖近事》:“陶谷学士,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……,妓曰:'彼粗人也,安有此景,但能销金暖帐下,浅斟低唱,饮羊羔美酒耳。'谷愧其言。

  • 吴楚,眼空无物

    tiān dī wú chǔ , yǎn kōng wú wù

    成语解释:吴楚:泛指长江中下游。
    原指登上南京城,一眼望去,越远越觉得天下垂,除见苍天之外,空无所有。现也比喻一无所见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萨都刺《念奴娇・登石头城》词:“石头城上,望天低吴楚,眼空无物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