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偷的成语

偷的成语(共68个)

  • 靡衣

    mǐ yī tōu shí

    成语解释:靡:华丽;偷:苟且。
    美衣甘食,苟且偷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韩信传》:“众庶莫不辍作怠惰,靡衣偷食,倾耳以待命者。”

  • 换日

    huàn rì tōu tiā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,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屠隆《彩毫记・宫禁生谗》:“叵耐狂生诗太狂,只愁谤语外传扬,但凭换日偷天手,难免嘲风弄月殃。”

  • 弄玉

    nòng yù tōu xiāng

    成语解释:偷香:指晋代贾充的女儿偷窃西域奇香赠给韩寿。
    比喻男女私通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杨景贤《西游记》第五本第17折:“香馥郁销金帐,光灿烂白象床,俺两个破题儿待弄玉偷香。”

  • 侈纵

    chǐ zòng tōu gǒu

    成语解释:奢侈放纵,苟且偷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方苞《谢季方传》:“其祖国初督学山西,饶于财,子姓习侈纵偷苟,妹始嫁,家中落而未尽。”

  • 合苟从

    tōu hé gǒu cóng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偷合取容”。谓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元帝纪》:“偷合苟从,未肯极言,朕甚闵焉。”

  • 声细气

    tōu shēng xì qì

    成语解释:轻声轻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题叙:“啥话?看你偷声细气的样子!”

  • 明抢暗

    míng qiǎng àn tōu

    成语解释:公开抢劫,暗中偷盗。

    成语出处:碧野《大巴山人》:“最使她痛恨的是,有些坏人滥伐森林,把木材明抢暗偷运出山去贩卖。”

  • 奸取巧

    tōu jiān qǔ qiǎo

    成语解释: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不付出力气而得到好处。

  • 懒耍滑

    tōu lǎn shuǎ huá

    成语解释:指有意逃避、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。

    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26章:“做这种事谁也不再提平常他们最看重的工分问题,更没有人偷懒耍滑。”

  • 闲躲静

    tōu xián duǒ jìng

    成语解释:指偷懒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9回:“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,别人或可偷闲躲静,独他是不能脱得的。”

  • 蝼蚁尚且

    lóu yǐ shàng qiě tōu shēng
  • 鸡不著蚀把米

    tōu jī bù zháo shí bǎ mǐ
  • 著浮生半日闲

    tōu zháo fú shēng bàn rì xián
  • 鸡盗狗

    tōu jī dào gǒu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偷鸡摸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每日却自和西门庆在楼上任意取乐,却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,只是偷鸡盗狗之欢,如今家中又没人碍眼,任意停眠整宿。”

  • 掩耳

    yǎn ěr tōu zhōng

    成语解释:掩:遮蔽,遮盖。
    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自知》: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。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