荫的成语(共18个)
- 有意栽花花不发,无心插柳柳成荫- 成语解释:比喻有心做某件事,却一直不成功,但无意中去做的事反而有了成果。栽,又作种。荫,又作阴。 - 成语出处:关汉卿杂剧:“著意栽花花不发,等闲插柳柳成荫。”增广昔时贤文:“有意栽花花不发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” 
- 着意栽花花不发,无意插柳柳成荫- 成语解释:着意:用心。 
 有心栽种的花没开,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。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,不经意的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。-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二折:“着意栽花花不发,等闲插柳柳成荫。” 
- 荫子封妻- 成语解释:妻子得到封号,子孙获得世袭官爵。指建立功业,光耀门庭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汤显祖《邯郸记・东巡》:“我暂把洛阳绕一遭,专等你捷音来报。那时节呵重叠的荫子封妻恩不小。” 
- 封妻荫子- 成语解释:封:帝王把官爵或称号赐给臣下;荫: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。 
 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;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。现在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处的现象。- 成语出处:元・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:“便是他封妻荫子,也讲不得《毛诗》,念不得《孟子》。” 
- 绿叶成荫- 成语解释: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・杜牧》:“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” 
- 鹿死不择荫- 成语解释:比喻只求安身,不择处所。亦比喻情况危急,无法慎重考虑。 - 成语出处:见“鹿死不择音”。 
- 桑荫不徙- 成语解释:亦作“桑荫未移”。语本《战国策 赵策四》:“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,席陇亩而荫庇桑,荫移而授天下传。 
 ”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,相知无须时日长久。亦指时间短暂。- 成语出处:语出《战国策・赵策四》:“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,席陇亩而荫庇桑,荫移而授天下传。” 
- 桑荫未移- 成语解释:见“桑荫不徙”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赵策》:“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,席陇亩而荫庇桑,荫移而授天下传。” 
- 福荫子孙- 成语解释:用于祝贺人新居落成的贺辞。 
- 绿叶成荫子满枝- 成语解释:比喻女子嫁人生子。 - 成语出处:唐诗纪事:“杜牧佐宣城幕,游湖州,刺史张水嬉,令牧间行阅奇丽,得垂髫者,十余岁,真国色也,期以十年纳之。后十四年,牧始刺湖州,其人已嫁人生二子矣。乃怅而为诗曰:『自是寻春去较迟,不须惆怅怨芳时;狂风尽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』”阴,同“荫”。 
- 浓荫蔽天- 成语解释:蔽:挡住。 
 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。- 成语出处:《星火燎原・难忘的日子》:“我们全团战士集合在有几排浓荫蔽天的大树遮盖的一个院子里。” 
- 浓荫蔽日- 成语解释:形容树木枝繁叶茂,可以遮住阳光。 - 成语出处:鲁迅《革命时代的文学》:“譬如种柳树,特到柳树长大,浓荫蔽日,农夫耕作到正午,或者可以坐在柳树底下吃饭,休息休息。” 
- 得荫忘身- 成语解释:荫:遮蔽。 
 原指蝉得到荫凉的地方遮蔽就忘了自身的安全。比喻只图眼前的享受而不顾后患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山木》: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,螳螂执翳而搏之。 
- 福孙荫子- 成语解释:谓福荫及于子孙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本高明《琵琶记・五娘葬公婆》:“这坟呵,只愿得中干燥,福孙荫子也者难料;便荫得个三公,也济不得亲老。” 
- 甘棠有荫- 成语解释:表示对仁官廉吏的爱戴或感怀。 - 成语出处:儒林外史・第三十九回:“甘棠有荫,空留后人之思;飞将难封,徒博数奇之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