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的成语(共49个)
鹿裘不完
成语解释:比喻检朴节俭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虞延传》:“昔晏婴辅齐,鹿裘不完。”
秦失其鹿
成语解释:鹿:喻指帝位。
比喻失去帝位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鹿死不择音
成语解释:比喻只求能够安身,并不选择地方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文公十七年》:“‘鹿死不择音。’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鹿也。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?”
标枝野鹿
成语解释:标枝,树梢之枝,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;野鹿,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。后指太古时代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天地》:“至治之世,不尚贤,不使能,上如标枝,民如野鹿。”
铤鹿走险
成语解释: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。同“铤而走险”。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。
成语出处:《辛亥革命・保路运动・四川铁路档案》:“诚恐川人骤见兵威,妄思自卫,铤鹿走险,风鹤皆惊。”
鹿走苏台
成语解释:比喻国家败亡,宫殿荒废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伍被传》:“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。”
马鹿易形
成语解释: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,比喻颠倒是非、混淆黑白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文苑传上・崔琦》:“不能结纳贞良,以救祸败,反复欲钳塞士口,杜蔽主听,将欲使玄黄改色,马鹿易形乎?”
鹿车共挽
成语解释:鹿车:古时的一种小车;挽:拉。
旧时称赞夫妻同心,安贫乐道。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鲍宣妻传》:“妻乃悉归侍御服饰,更著短布裳,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。”
鹿皮苍璧
成语解释:形容本末不相称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食货志下》:“上(汉武帝)与汤(张汤)既造白鹿皮币,问异(颜异)。异曰:‘今王侯朝贺以仓璧,直数千,而其皮荐反四十万,本末不相称。’”
獐麇马鹿
成语解释: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。
成语出处:《西湖志余》卷二十五:“杭州人言举止仓皇者曰獐麇马鹿,盖四物善骇,见人则跳跃自窜。”
覆鹿寻蕉
成语解释:覆:遮盖;蕉:同“樵”,柴。
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郑 列御寇《列子・周穆王》:“郑人有薪于野者,……,覆之以蕉,不胜其喜。”
小鹿儿心头撞
成语解释:像小鹿在撞心。形容十分惊慌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王生听了,惊得目睁口呆,手麻脚软,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。”
鹿死不择荫
成语解释:比喻只求安身,不择处所。亦比喻情况危急,无法慎重考虑。
成语出处:见“鹿死不择音”。
覆蕉寻鹿
成语解释:覆:遮盖;蕉:同“樵”,柴。
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。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序:“守株待兔之举,视若不二法门,覆蕉寻鹿之徒,尊为无上妙品。”
覆鹿遗蕉
成语解释:覆:遮盖;蕉:同“樵”,柴。
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。成语出处:清・王闿运《桂阳州志序》:“罗平沼成,明社已屋,覆鹿遗蕉,亡猿灾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