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带的成语

带的成语(共120个)

  • 不断如

    bù duàn rú dài

    成语解释:犹不绝如缕。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、气息等低沉微弱、时断时续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韩愈传赞》:“自晋汔隋,老佛显行,圣道不断如带。”

  • 被山

    pī shān dài hé

    成语解释:靠着山,环着河。指形势险要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楚策一》:“秦地半天下,兵敌四国,被山带河,四塞以为固。”

  • 分钗断

    fēn chāi duàn dài

    成语解释:钗分开,带断了。比喻夫妻的离别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袁宏《后汉纪・灵帝纪上》:“妇人见去,当分钗断带。”

  • 月披星

    dài yuè pī xī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早起晚睡,奔波不息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则合带月披星,谁着你停眠整宿?”

  • 水拖泥

    dài shuǐ tuō ní

    成语解释:①形容泥泞难行。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叶適《修路疏》:“南来北往,何忧带水拖泥;朝去暮来,不到撞头磕脑。”

  • 金佩紫

    dài jīn pèi zǐ

    成语解释:金:金印。
    紫:紫绶。
    带着金印,佩着紫绶。形容地位非常显赫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“吾闻丈夫处世,当带金佩紫。”

  • 顶冠束

    dǐng guān shù dài

    成语解释:头上戴着朝冠,腰上束着玉带。旧指朝廷命官的装束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五回:本来历史是最不可靠的东西,奉敕编纂的史官,不过是顶冠束带的抄胥。

  • 紫袍玉

    zǐ páo yù dài

    成语解释:紫袍:古代公服,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袍;玉带:唐宋官员所用玉饰腰带,以区分官阶高低。
    穿紫袍,系玉带。比喻高官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万国来朝》第三折:“户列簪缨姓字香,紫袍玉带气昂昂。”

  • 缝衣浅

    féng yī qiǎn dài

    成语解释: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,借指儒者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盗跖》:“今子修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辩,以教后世,缝衣浅带,矫言伪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。”

  • 披裘

    pī qiú dài suǒ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衣着粗陋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新序・杂事五》:“昔者楚丘先生,行年七十,披裘带索,往见孟尝君,欲趋不能进。”

  • 桑枢韦

    sāng shū wéi dài

    成语解释:《庄子 让王》:“原宪居鲁……桑以为枢。
    ”汉贾山《至言》:“夫布衣韦带之士,修身于内,成名于外。
    ”桑枢,桑木的门轴。韦带,无饰的皮革腰带。后因以“桑枢韦带”形容贫家寒士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让王》:“原宪居鲁……桑以为枢。”汉贾山《至言》:“夫布衣韦带之士,修身于内,成名于外。”

  • 结发

    shù dài jié fā

    成语解释:束系衣带,挽起发髻。谓出仕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,束带结发,愿进于阙下。”

  • 连日

    lián rì dài yè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连日继夜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・我们的平射炮》:“半个月来,连日带夜地赶着设计图样,左眼又红肿起来了,我点上眼药,扎起手帕,继续工作。”

  • 连蒙

    lián mēng dài piàn

    成语解释:欺蒙,欺骗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要是他再滑一点,连蒙带骗,常常使点坏心眼,在这么个兵荒马乱的年月,就不说飞黄腾达吧,总不至于丢差事。”

  • 夹枪

    jiā qiāng dài gù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说话带刺,并牵涉旁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1回:“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!又不像是恼我,又不像是恼二爷,夹枪带棍,终久是个甚么主意?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