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巴的成语

巴的成语(共54个)

  • 山越岭

    bā shān yuè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巴:攀援。
    攀山过岭。形容善于登山行走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人似巴山越岭彪,马跨翻江混海虬。”

  • 愣眼

    lèng yǎn bā zhēng

    成语解释:愣:呆,失神。
    由于吃惊而眼发直。

  • 三览四

    bā sān lǎn s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说话拉扯,没有中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我说的丁一确二,你说的巴三览四。”

  • 头探脑

    bā tóu tàn nǎo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伸着头偷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鹧鸪天・乘公共交通车》:“乘客纷纷一字排,巴头探脑费疑猜,东南西北车多少,不靠咱们这站台。”

  • 山蜀水

    bā shān shǔ shuǐ

    成语解释:巴、蜀指四川一带。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。

  • 三揽四

    bā sān lǎn sì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说话东拉西扯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我说的丁一确二,你说的巴三揽四。”

  • 高枝儿

    bā gāo zhī ér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高攀。

    成语出处: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二回:“我也不怕人笑话我奴才亲戚混巴高枝儿,我今日可算认定了干娘咧!”。

  • 东野

    dōng yě bā rén

    成语解释: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,又称《下里巴人》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夫听《白雪》之音,观《绿水》之节,然后《东野巴人》,蚩鄙益著。”吕延济注:“东野,下里之音。”宋玉以问曰:“客有歌于郢中都中,其始曰《下里巴人》也。”

  • 利脆

    gān bā lì cuì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干巴利落”。

  • 利落

    gān bā lì luò

    成语解释:干脆;爽快。

  • 老实

    lǎo shí bā jiǎo

    成语解释:谨慎小心,平庸厚道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冯德英《山菊花》上部第十章:“暗喜他们这软硬妙剂,对付这个老实巴脚的乡下女人,算是对上症了。”

  • 妄口

    wàng kǒu bā shé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胡言乱语。有时也指造谣污蔑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20回:“只要自己拿定主意,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?”

  • 乌焦

    wū jiāo bā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乌:黑色;焦:火力过猛,使东西烧成炭样。
    原是《百家姓》中的四个姓氏。比喻烧得墨黑。

    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演义》第五回:“良弼正要进门,猛听得一声怪响,不禁却顾,可巧弹落脚旁,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,呼痛未终,已是晕倒。”

  • 下里

    xià lǐ bā yīn

    成语解释:下里:乡里;巴:古国名,在今川东一带。
   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
  • 正儿

    zhèng ér bā jīng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正儿八经”。亦作“正二八摆”。①正经的;严肃认真的。②真正的;确实的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