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材的成语

材的成语(共76个)

  • 斗筲之

    dǒu shāo zhī cái

    成语解释:斗:容器,1斗=10升;筲:竹器,1筲=12升。
    形容人的气量狭小,见识短浅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谷永传》:“永斗筲之材,质薄学朽,无一日之雅,左右之介。”

  • 怀抱德

    huái cái bào dé

    成语解释:抱:胸怀。
    既有才学,又有德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秦简夫《剪发待宾》第一折:“因为山间林下,多有怀材抱德之人,不肯进取功名,今着小官五路采访。”

  • 剧志大

    cái jù zhì dà

    成语解释:指才智多,志向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非十二子》:“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,犹然而材剧志大,闻见杂博。”

  • 士练兵

    cái shì liàn bīng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勇士精兵。

    成语出处:银雀山 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十问》:“击此者,必将三分我兵,练我死士,二者延阵张翼,一者材士练兵,期其中极。”

  • 茂行洁

    cái mào xíng jié

    成语解释:才智丰茂,行为廉洁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薛宣传》:“窃见少府宣,材茂行洁,达于从政。”

  • 角妙

    liè cái jué miào

    成语解释:比才艺,争美妙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傅毅《舞赋》:“合场递进,按次而俟,埒材角妙,夸容乃理。”

  • 朴斫之

    pǔ zhuó zhī cái

    成语解释: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博喻》:“肤表或不可以论中,望貌或不可以核能,仲尼似丧家之狗,公旦类朴斫之材。”

  • 能兼备

    cái néng jiān bèi

    成语解释:材:通“才”。
    才智和能力都具备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,培养得材能兼备。”

  • 高知深

    cái gāo zhì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材:通“才”。
    知:通“智”。
    才能出众,智慧高超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程材》:“今世之将,材高知深,通达众凡,举纲持领,事无不定。”

  • 疾足

    gāo cái jí zú

    成语解释:高材:才能高;疾足:迈步快。
    形容人才能出众,行事敏捷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

  • 鸠工庀

    jiū gōng pǐ cái

    成语解释:庀:准备;具备。
    招集工匠;准备材料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方郁《修中岳庙记》:“岂可不成耶?遂鸠工庀材,四旬而就。”

  • 上求,臣残木

    shàng qiú cái , chén cán mù

    成语解释:指只要上级有所要求,下边的人就竭意奉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说山训》:上求材臣残木,上求鱼臣干谷,上求楫而下致船。

  • 天生我必有用

    tiān shēng wǒ cái bì yǒu yòng

    成语解释:我既然诞生了,就一定有用得到我的地方。是说人各有所长,勉励人不要自暴自弃。

    成语出处:李白将进酒: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

  • 将明之

    jiàng míng zhī cái

    成语解释:将:执行;明:辩明。
    旧指有辅佐帝王,执掌政事的才能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烝民》:“肃肃王命,仲山甫将之;邦国若否,仲山甫明之。”《汉书・刑法志》:有司无仲山父将明之材,不能因时广宣主恩,建立明制,为一代之法。

  • 任气

    fù cái rèn qì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负才任气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陈宜黄侯慧纪传》:“涉猎书史,负材任气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