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的成语(共134个)
保守主义
成语解释:守旧、不想改进的思想和行为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,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,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,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。”
悲观主义
成语解释: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》:“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,即民族悲观主义。”
本位主义
成语解释: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义,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,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。”
个人主义
成语解释: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。”
官僚主义
成语解释: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,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》:“第二,动员群众的方式,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。”
机会主义
成语解释:利用机会或情况的技巧、策略或实践,特别是很少顾及原则或最后结果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反对本本主义》:“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,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,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?”
教条主义
成语解释: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,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、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,就是,一方面,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,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。”
经验主义
成语解释:指凭自己的经验来处事的世界观。
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》:“这种恶劣的经验主义,使我们遭受了严重的损害。”
救世主
成语解释: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。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。
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六卷第34章:“即刻钻进了驾驶楼,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,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。”
冒险主义
成语解释:靠投机取巧冒险行事的一种行为方式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目前的时局,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,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,防止冒险主义。”
不分主次
成语解释: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。
成语出处:王朔《动物凶猛》:“虽然这三种说法不分主次,都有同样有力的证人和很难杜撰栩栩如生的细节,我还是一下就相信了最后一种说法。”
打定主意
成语解释:下定决心,抉择做什么事。
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七回:“打定主意,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,详细叙述,参了一本,果然奉旨革职。”
尽地主之谊
成语解释:地主:当地的主人;谊:通“义”。
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,指招待外地来客。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2回:“晚生得蒙青目,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,如何便要去?”
拿定主意
成语解释:下定决心,抉择做什么事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7回:“却又一片深心,打了个呼牛也可,呼马也可的主意,任是谁说什么,我只拿定主意,干我的大事去。”
不主故常
成语解释:故常:旧的常规、习惯。
不拘于老的一套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天运》:“其声能短能长,能柔能刚,变化齐一,不主故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