剩的成语(共21个)
残膏剩馥
成语解释:残:剩余;膏:油脂;馥:香气。
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杜甫传赞》:“浑涵汪茫,千汇万状,兼古今而有之,他人不足,甫乃厌余,残膏剩馥,沾丐后人多矣。”
残山剩水
成语解释: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宋・范成大《万景楼》诗:“残山剩水不知数,一一当楼供胜绝。”
剩水残山
成语解释:残破的山河。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诗: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。”
残茶剩饭
成语解释:残留下的一点茶水,剩下来的一点食物。
成语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黄梁梦》第四折:“如今天色晚了也,有甚么残茶剩饭,与俺两个孩子些吃。”
武昌剩竹
成语解释: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陶侃传》:“时造船,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,咸不解所以。后正会,积雪始晴,听事前作雪犹湿,于是以屑布地。及桓温伐蜀,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(钉)装船。其综微密,皆此类也。”
所剩无几
成语解释:剩:余留下来的。
剩下的没有多少了。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回:“好在所剩无几,待我念完,诸位才女再去慢慢参详,或者得其梗概,也未可知。”
残汤剩饭
成语解释:残:剩下的。
吃剩下的汤水饭食。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牢中,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,送与孩儿每吃去。”
残羹剩饭
成语解释:吃剩的饭菜,比喻别人取用后剩下的一点儿东西。
成语出处:梁实秋《穷》:“不曾看见两个穷人抢食半盂残羹剩饭。”
水剩山残
成语解释:唐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诗之五: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”。
后以“水剩山残”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、山河残破的景象。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诗之五: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”。
剩山残水
成语解释:残破的山河。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清・孙雨林《皖江血・定计》:“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,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。”
残汤剩水
成语解释: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。
成语出处:元・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:“我揣巴些残汤剩水,打叠起浪酒闲茶。”
旁文剩义
成语解释:次要的文字和内容。
毒赋剩敛
成语解释:横征暴敛。
成语出处:宋・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二八:“当毒赋剩敛鞭箠马牛其人之日,一漕夔,再漕潼,川民独晏然倚以朝夕也。”
剩馥残膏
成语解释: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。指闺中之作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49回:“铜琶铁板声声恨,剩馥残膏字字哀。”
剩菜残羹
成语解释:吃剩的食物。比喻弃余无用之物。
成语出处:闻一多《死水》:“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,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;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,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