朴的成语(共33个)
抱朴寡欲
成语解释:抱:保;朴:朴素;寡:少。
守其本真,不为物欲所诱惑。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
抱朴含真
成语解释:抱:保;朴:朴素;真:纯真、自然。
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、纯真的自然天性,不要沾染虚伪、狡诈而玷污、损伤人的天性。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晋・陶潜《劝农》:“傲然自足,抱朴含真。
返朴归真
成语解释:返:反回;回复;朴:未加工的木料;引申为质朴;归:返回、回归;真:天然。
回复事物初始的自然状态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齐策四》:“归真反璞,则终身不辱也。”
朴讷诚笃
成语解释:为人朴实敦厚,不善言词。
成语出处:《聊斋志异・蕙芳》:“马生其名混,其业亵,蕙芳奚取哉?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。”
敦庞之朴
成语解释:敦庞:敦厚;朴:未加工的。
形容质朴敦厚。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自纪》:“没华虚之文,有敦庞之朴。”
返朴还淳
成语解释:返:返回,还。
朴:朴实。
淳:诚实,厚道。
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。成语出处:隋・薛道衡《老氏碑》:“用之治身,则神清志静;用之治国,则返朴还淳。”
斫雕为朴
成语解释:见“斫雕为朴”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酷吏列传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斫雕而为朴。”《后汉书・皇后传序》:“及光武中兴,斫雕为朴,六宫称号,唯皇后及贵人。”
抱素怀朴
成语解释:抱:胸怀;素:质朴;朴:敦厚。
指风俗敦厚,人心质朴。成语出处:《乐府诗集・郊庙歌辞一》:“易乱除邪,革正异俗,兆民反本,抱素怀朴。”
返朴还真
成语解释:同“返朴归真”。
成语出处:《人民日报》1961.8.19:“就连那位声‘美言不信’,力主返朴还真的老聘,在他自己写《道德经》的时候,又何尝不运用精妙的语言来著书立说,可见他也并不反对真正美的文采。”
反朴还淳
成语解释:复归于朴实、淳正。
成语出处:明・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先生曰:‘子以明道者,使其反朴还淳,而见诸行事之实乎;抑将美其言辞,而徒以譊譊于世也?”
归真反朴
成语解释:见“归真反璞”。
成语出处:朱自清《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》:“他(鲁迅)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‘归真反朴’的主张。”
华朴巧拙
成语解释:华丽、朴实、奇巧、古拙。指各种不同的文风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关于〈唐三藏取经诗话〉的版本》:也不仅据文意的华朴巧拙定时代,因为作者是文人还是市民,于作品是大有分别的。
还醇返朴
成语解释:同“还淳反朴”。
成语出处:胡朴安《序》:“玄宗雅尚儒术,崇实黜华,群臣亦厌虚浮,还醇返朴。”
浇淳散朴
成语解释:使淳朴的社会风气变得浮薄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循吏传・黄霸》:“浇淳散朴,并行伪貌。”
朴而不文
成语解释:朴实粗鄙而无文采。
成语出处:礼记表记:“其民之敝,惷而愚,乔而野,朴而不文。”惷,通“蠢”。乔,通“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