夕的成语(共104个)
朝夕相处
成语解释:从早到晚都在一起。形容常生活在一起,关系密切。
成语出处:孙犁《秀露集・序》:“她之所以能‘青年作家’云云,不过是因为与我朝夕相处,耳闻目染的结果。”
祸在旦夕
成语解释: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。形容处境非常危险。
成语出处:宋・周煇《清波杂志》第一卷:“舍人、观察亦保终吉,但资政气貌甚恶,祸只在旦夕。”
朝不保夕
成语解释: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。形容生活困难;也形容形势危急;难以预料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元年》:“吾侪偷食,朝不保夕,何其长也。”
朝不谋夕
成语解释: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。形容形势危急,难以预料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5回:“这么一把年纪,死期也要到快了,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;不饿死就好了,还望翻身么!”
朝不及夕
成语解释:形容情况危急。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十六年》:“敝邑之急,朝不及夕。”
朝过夕改
成语解释:形容改正错误快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翟方进传》:“传不云乎,朝过夕改,君子与之,君何疑焉?”
夕惕若厉
成语解释:若:如;厉:危。
朝夕戒惧,如临危境,不敢稍懈。成语出处:《易・干》:“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朝朝暮夕
成语解释:每天的早晨和黄昏,指短暂的时间。
一夕一朝
成语解释:同“一朝一夕”。
成语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谓:臣弑父,非一夕一朝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。”
一旦一夕
成语解释:同“一朝一夕”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太史公自序》:“臣弑君,子弑父,非一旦一夕之故也,其渐久矣。”
今夕何夕
成语解释: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赞叹语。谓此是良辰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唐风・绸缪》:“今夕何夕?见此良人。”宋・张孝祥《念奴娇・过洞庭》词:“扣舷独笑,不知今夕何夕。”
朝斯夕斯
成语解释:早上这样,晚上也这样。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。
成语出处:《三字经》:“朝于斯,夕于斯。”
朝发夕至
成语解释:早上出发;晚上到达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鳄鱼文》:“潮之州,大海在其南……鳄鱼朝发而夕至也。”
月夕花朝
成语解释:月明的夜晚,花开的早晨。形容良辰美景。
成语出处:元・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你则待要爱纤腰,可便似柔条,不离了舞榭歌台,不俫更那月夕花朝,想当日个按六幺,舞霓裳未了,猛回头烛灭香消。”
朝不虑夕
成语解释: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。形容形势危急,难以预料。
成语出处:晋・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