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的成语(共9个)
- 莫衷壹是- 成语解释:莫:不,还是;衷:折衷,断定;是:对。 
 不知哪个是正确。形容意见分歧,没有一致的看法。- 成语出处:孙中山《社会主义之演讲》:“主张个人主义者,莫不反对社会主义,主张社会主义者,又莫不反对个人主义,聚讼纷纭,莫衷壹是。” 
- 不壹而三- 成语解释:指再三;多次。 - 成语出处:《孔子家语・弟子行》:“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。适鲁,见孔子曰:‘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,不壹而三焉。赐也辞,不获命;以所见者对矣。’” 
- 戮力壹心- 成语解释:见“戮力同心”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臧昭伯率从者将盟,载书曰:‘戮力壹心,好恶同之。’” 
- 抟心壹志- 成语解释:见“抟心揖志”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曾国藩《湘乡县宾兴堂记》:“入无仰事俯畜之累,出无金尽裘敝可怜之色,抟心壹志,以道于君子之道。” 
- 壹倡三叹- 成语解释:指一人歌唱,三人应和。 -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《清庙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” 
- 不壹而足- 成语解释:见“不一而足”。 -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陈汤传》:“御使大夫财禹、博士匡衡以为《春秋》之义‘许夷狄者,不壹而足’,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,所在绝远,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节制之,不皆称其所求也。” 
- 民心不壹- 成语解释:人民的心意不一致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七年》:“六物不同,民心不壹,事序不类,官职不则,同始异终,胡可常也?” 
- 礼先壹饭- 成语解释:指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。壹饭,犹言一顿饭,喻指极短的时间。也指在礼节上先有恩惠与人。 - 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越语上》:“句践对曰:‘昔天以越予吴,而吴不受命,今天以吴予越,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?吾请达王甬句东,吾与君为二君乎!’夫差对曰:‘寡人礼先壹饭矣。’”亦作“礼先一饭”。 
- 壹败涂地- 成语解释:指彻底失败,不可收拾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壹败涂地。”